■王旭东
一个手势、一阵匆匆的脚步,是怀化高三女孩尹同学与司机的暗号;一趟末班公交车,成了她深夜回家路上的守护者。高三这一年,尹同学每晚10时才下课,经常赶不上末班公交车。经沟通,15路车的司机杨骐铭允诺,每晚在站台多等她5分钟,送她回家。这样的一个允诺,一做就是一年。(8月29日《潇湘晨报》)
“多等5分钟”,平凡之举有了不平凡价值。“多等5分钟”,对于一个公交车司机来讲,算不了什么大事,“这只是举手之劳,别人有困难,能帮的就多帮点。”然而,一年能够坚持下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位哲人说:所有的不平凡最终都要回归平凡,所有不平凡的价值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多等5分钟”恰恰告诉我们,“平凡与不平凡”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不平凡的价值。
“多等5分钟”,感动也是学习的力量。对于这位高三女孩尹同学来讲,这“5分钟”是非常重要的,不等这“5分钟”就会错过末班公交车,给自己的学习与回家带来影响。我们虽然不能将“今年我考上重点大学了”与这“5分钟”画上等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位公交车司机的平凡之举感动了尹同学,这份感动也会鞭策与激励她学习。从尹同学给杨骐铭送上一面“热心相助,弘扬美德”的锦旗来看,这份感动还成为感恩的动力,为尹同学的全面、健康成长起到“不平凡的作用”。
从“我不伟大”中读懂平凡人的情怀。2012年4月16日,天津的哥马志刚来到盲校门口,1位女老师扶着1个盲人小伙上车,开了5公里多,应收12.4元。小伙准备掏钱,马志刚捂住他的包:不收钱。小伙坚持要给,马急了:我不伟大啊,我挣钱比你容易。而下一位乘客又坚持多付费给他:我也不伟大,挣钱比您也容易点。“我不伟大”意味着平凡,不收这十几元的车费也是平凡之举,然而,所形成的良性连锁反应就显得不平凡,感动和温暖一大片。
不忘平凡初心,才能实现不平凡价值。你的一个平凡举动,就有可能改变他人。平凡人的真诚、实在和朴素的情怀等,浓缩成三个字就是人间的“真善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凝聚着“真善美”的内涵与外延。出于本心、发于内心,释放爱心、流露善心,正是越来越多的平凡人做的平凡事,点缀了生活美好,体现出不平凡的价值,推动着社会文明进程。涵养平凡人的情怀,从平凡的生活起步,让感人感动、爱心行动在“真善美”的轨道上前行。
新闻推荐
8月29日,天津城市大学,轮椅篮球的赛事保障人员正在调试轮椅。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上,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联合多家公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