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两个源头入手 垃圾分类不愁

来源:滁州日报 2019-09-19 07:53   https://www.yybnet.net/

□段菊荣

垃圾分类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文明水平的需要。近年来,一些试点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就垃圾分类管理进行了立法或修法,先后正式走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阶段,但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却不尽人意。

从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主要做法来看,目前大都是有人监督或派人操作,这种做法虽然不失是一种推进举措。但垃圾分类不能靠在每个垃圾房(桶)旁都雇人整理翻动,居民没分或分的不当由工作人员来分,这不是人人参与的垃圾分类。要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形成垃圾科学分类、资源再利用,营造集约、节约型社会氛围,必须从家庭和政策引导两个源头入手。

垃圾分类源头之一在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让生态文明的建设普及到个人,让垃圾分类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一种自觉行为,为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动力,建议设计生产新的垃圾桶,里面分隔2-3个空间,分别放2、3个塑料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免费分发每个家庭,钱虽不多,但体现了政府推进的力度,对以后少数人违规的处置也更有依据。

同时,家庭装垃圾的塑料袋也要有标识或颜色区别,以利于后期处置,但现在不宜急于实行,因为现阶段居民家中有太多的塑料袋,不用是不行的。要等商家供应的塑料袋与政府提倡的垃圾塑料袋匹配对应后才能实行,不能走浪费资源的老路。

垃圾分类源头之二在于政策引导。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再利用,化负担为财富,化支出为收入,化弃之为资源,化被动为主动。只要政策引导得当,就可以让堆积如山的垃圾变成企业创造财富的金山银山。

如对垃圾资源再利用再生产的企业,实行分门别类的税收减免政策;对难以处理的垃圾再加工成为原材料的企业,按吨位数实行政府奖励;对从事垃圾分类的职工实行行业特殊工种的较高岗位津贴,让这个为社会有特殊贡献群体有体面的收入;对农民使用农家肥等也要有奖励制度;同时科研也要跟上,解决工作环境差的问题;对居民各种资源(垃圾)的提供者,也可实行专项奖励,调动居民配合资源分类收集的积极性。

是垃圾还是资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这个社会问题已逐步上升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战略课题,相信上下一起努力,一定会走出一条废物利用、资源再生、人人重视、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人居生活环境发展新路。

新闻推荐

沈阳首次公布记载“平顶山惨案”经过的历史档案 历史真相不容辩驳

据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通过对馆藏有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档案的挖掘整理,沈阳市档案馆17日首次公开106件珍贵馆藏历史档...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两个源头入手 垃圾分类不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