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崭新的医院门诊楼1992年的医院大门建院初期的综合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医疗领域的变化尤为突出。时光荏苒,见证芳华。作为山东省精神卫生专业的重量级单位,也是新中国建院较早的精神专科医院,回望建院66年来路,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感慨万千,点滴回忆汇聚成这一路走来的沧桑巨变:从仅设有3个精神科病房、100张床位发展到现在开放床位近1000张,年门诊量近30万人,经过一甲子的风雨洗礼,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在改革中开拓创新,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如今它正以崭新的面貌,向着“全国一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宏伟目标迈进。
60余年风雨兼程终获硕果飘香
南倚拔地通天的泰山,北临蜿蜒浩荡的黄河,在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矗立着一座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她根植于齐鲁大地,情系百姓健康,厚德精医,创新奉献,持续发展。回顾她的发展史: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山东省精神病院,初期隶属于山东医学院,是新中国建院较早的省级精神病医院。1956年正式收治病人。1979年医院隶属关系划归山东省卫生厅。1992年更名为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老一辈省精人还记得,建院伊始,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仅设有3个精神科病房、100张床位。经过几代省精人60余年的不懈努力,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现已发展成为集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山东省精神医学研究所、山东省戒酒戒毒中心、山东大学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一体,临床医技科室30余个;开放床位近1000张,年门诊量近30万人,服务范围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省级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在复旦大学全国最佳精神专科排行榜上,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获得十佳提名,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地区位列第三,在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互联网医院精神心理科影响力排名中列第八位,并荣获“省级文明单位”“中国公立医院服务创新先进单位”“全省十佳诚信医院”等荣誉称号。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省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多年来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也正在用自身的发展和影响力推动着全省乃至全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践行着社会责任。2019年6月1日,《山东省精神卫生条例》施行,促进了山东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就是这一条例的主要起草者和推动者;中心牵头组织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被确定为国家标准并在全国推广应用。特别是自1984年起,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全省范围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此后,每10年开展一次,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去年,中心还发起成立“山东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作为山东省精神卫生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医院将引领山东省精神卫生舰队扬帆起航……
加强人才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有核心才具根基,有结构才有力量。对一所大型专科医院来说,这个核心和基础就是学科建设。学科是医院的基础。建设医疗高地,必须拥有独具特色的同行公认的学科。作为省内规模大、科研水平高、重点学科多的唯一省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始终坚持在综合管理、标准化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使狠劲,专科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
目前,中心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是山东省重点学科,临床心理学、老年精神医学、物质依赖、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睡眠障碍、心身障碍等领域的亚专科建设均走在全省前列。针对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两个特殊年龄段,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在国内率先创建了儿童精神科门诊、儿童精神科病房、老年精神科病房等,为各种心理问题以及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咨询和诊治。物质依赖科则承担着全省乃至周边省市的物质依赖等相关精神疾病的诊疗任务。
2001年,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成立了临床心理科,设有个体治疗室、家庭治疗室、催眠治疗室、艺术治疗室、智能宣泄室等,可提供心理动力性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多种心理治疗。近年来,随着公众睡眠问题越来越突出,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又引进了睡眠呼吸监测设备,计划开设心身睡眠门诊,为市民的健康睡眠保驾护航。
在强有力且完整的学科“摇篮”中,医院的人才培养也迸发出无比的活力。全院现有在职职工580余人,其中省内知名专家5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10余人,兼职教授、副教授2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临床医师大部分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其实在省精人心中,还有一个“12345”的总体目标,不仅要实现医院的发展,还要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全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讲,“1”是打造1个“中心”:“区域领先,全国一流”的医疗区域中心;“2”是建立完善2个“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3”是形成3大专业“特色”:精神科疑难危急重症诊治特色、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特色、精神疾病社会防治特色;“4”是完成4项“重点建设”: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高等院校教育平台建设、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中心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5”是巩固和加强5大“特色业务”:扩大和完善心理咨询中心业务、探索建立精神卫生康复和医养结合项目、建立完善VIP睡眠障碍诊疗项目、加强和完善物质依赖治疗康复业务、加强和完善儿童精神心理治疗康复项目。
彰显公益担当用爱呵护患者心灵
作为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公益性是其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始终将做好精神卫生服务作为己任,常态化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早在1995年,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设立了青年志愿者心理健康咨询热线(0531-88942284),这是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第一条由高层次专业医师主持,义务为群众提供专业、科学心理咨询服务的热线。2005年,该热线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山东省获得该称号仅有的两家单位之一。
与此同时,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还组建了山东省心理健康促进讲师团,走出医院走进社区,多年来为企业、学生、公安、劳教干警、监狱服刑人员等进行心理疏导,提高了社会心理健康水平。并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对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并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患者开展随访服务,提供服药指导和康复服务。
而在医院内,院区虽身处喧嚣的闹市,但却处处干净整洁、风景宜人、安静祥和,更像一个风景宜人的疗养中心。病区每一间病房都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床单、洁净的地面,病区、休闲区、治疗区功能分明,为患者提供了安谧、舒适、多样化的就医环境。在这里最常听到医护人员说的就是“爱心”两个字。如果说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那么省精神卫生中心就是一个特殊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能得到平等的有尊严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更是像亲人一般呵护着患者的心灵。
站在历史的节点回望,面对百姓的健康需求和医疗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作为山东省精神卫生战线的标杆医院,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将秉持公立医院的本色,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把让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作为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守“关爱健康,守护心灵,服务患者,奉献社会”的医院使命,为推进健康山东建设铸牢健康基石。 (新时报记者苏珊 通讯员徐金诺)
新闻推荐
记者|侯瑞宁编辑|累计生产2亿吨油当量后,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00883.HK)湛江分公司(下称湛江分公司)有了新的上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