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家”都是一面镜子,直观形象地照出时移世易、“国”之变迁。
爷爷16岁参加革命,后来参加过农村土改,因而常为我们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我上中学时课本上有赵树理的《老杨同志》,其中描写县农会主席老杨头箍白手巾、身着土布衣裤、脚穿半旧的硬鞋,被误以为是其他村送信的。爷爷说,这全是真的,当时很多干部都是这样,走进人堆里,根本分不出谁是干部谁是群众,完完全全地打成了一片。干部作风好,干群心更齐。要不,毛主席在西柏坡出发时所说的“进京赶考”,又怎能考出海晏河清的好成绩?
父亲和我这两代人的工作生活经历,则整整贯穿了上世纪50年代至今。父亲忆及1952年新中国反腐第一枪时感慨万端:“杀了刘青山、张子善,换来至少20年的廉政。”而我们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党风政风的清正也带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八项规定”后“老虎”入笼、“狐狸”被捉、“苍蝇”遭打,连微腐败也望风遁迹不敢露头,到机关办事,昔日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变为“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的热情服务。
春江水暖鸭先知,滴水折射太阳光辉。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转变作风带来的变化是细微的,但也是家家户户、每个人都能清晰感知的。广大人民群众都是见证者、受益者、支持者和点赞者。放在历史长河中看,一代一代家庭成员的感受和共识汇集叠加,即是铁打的结论:新中国成立的70载岁月,就是清风涤荡劲吹不息的70年!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代代共产党人就是答卷人,始终抱着“赶考”心态,朝乾夕惕、时刻警醒、认真答题。这份答卷上字字句句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福祉,笔笔划划力透纸背激荡人间浩然正气,标注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斗争永远不停歇的铮铮誓言。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只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护“森林”、植“绿茵”,修复每一寸被污染的土壤,净化每一缕空气,整个社会才能抵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境。纵观新中国70年的反腐史以及党风政风民风社会风气史,其又何尝不是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熟读并深谙历史的著名作家二月河曾经说过,二十四史里面,没有哪一个时代有现在这样的反腐力度。正是因为拥有如此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以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风正一帆悬,推动追梦号高铁风驰电掣一路前行。
新时代是梦想成真的时代,也是清风劲吹的时代。面对腐败这个人类社会共同的敌人,我们党有决心和能力猛药去疴、根除病源、标本兼治,向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反腐既是“国事”亦属“家事”。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更是要加倍珍惜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珍惜反腐败成果,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反腐倡廉行动,人人思廉、人人守廉、处处尚廉、全民促廉,不断把反腐败的人民战争推向纵深,以清廉清正的“家风”捍卫清新健康的“国风”,铲除一切“污染源”,打造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洁净优美的美丽中国,书写最优秀的赶考答卷。
新闻推荐
永川大数据产业园近日,记者从重庆市永川区了解到,近20万平方米的永川大数据产业园C区和产业大厦,即将建成投用。其中永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