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10 月1 日,首都各界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盛大的阅兵仪式,壮观的群众游行,美轮美奂的国庆之夜,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兴旺强盛,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这里要讲述的,是2009 年国庆盛典成功举办的一直鲜为人知故事。
应势而生的后勤保障组
2008年底,当人们还沉浸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喜悦之中时,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筹备工作悄然开始了。在北京市国庆筹备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阅兵服务、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环境整治等专项指挥部工作机构相继组建,围绕国庆活动制定方案、编制预案,提出需求、提前准备,纸上推演、摆兵布阵……一切筹备工作都在分口、分路、分阶段有序推进。
到了2009年3月初,各专项指挥部提出的需求越来越明确,保障的重点越来越集中,时间也越来越紧迫。于是,环境整治指挥部研究决定,下设后勤保障组,负责庆祝活动场地环卫设施建设和环境保障,负责天安门广场空中、地面造景,景观照明的设计、制作、设置等,负责天安门广场电力、无线电和通信、医疗救护、气象保障等职责任务。
当时,我刚从市委党校任职培训归来,接到任务后顾不上休整,马不停蹄投入了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之中。后勤保障组按照“办好一件大事”的要求,立即组建成立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环卫保洁、公厕服务、夜景照明、无线电通讯、医疗救护、天安门城楼及广场设施、园林绿化等多个保障小组,“手拉手”摸清摸准保障需求,加快组织临时设施建设,紧锣密鼓推进后勤保障任务落实,各项工作配合默契、衔接紧密,各类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确保了庆祝活动隆重喜庆、万无一失,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称赞:国庆系列活动办的很出色、很成功。
长安街上的“特别方阵”
环境卫生清洁服务,历来都是重大活动保障的重中之重。这次庆祝活动的核心区域——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的保障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北京环卫集团。他们根据实施方案,及时制定“环境卫生保障运行流程”“庆祝大会和联欢晚会、群众游行环境卫生清洁专项方案”等多个工作方案,将任务串连成线、细化到点,通过每个节点的工作落实,实现精细保障目标。
天安门广场参演人员密集,停留时间久长,产生垃圾量较大,集团提出了“席地而坐”的保障标准和要求。从集团内部精心挑选400多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较强的环卫保洁员,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担负演练期间和活动当天的广场保洁、绿地保洁、步道保洁,以及环卫设施、标牌、非机动车道保洁等任务。在活动现场设置1100升 垃圾收集容器245 个,安排清扫作业车、垃圾运输车372 台,实施定时或不定时清扫保洁。针对转场时间短,停车位置远,完成清扫保洁任务困难的情况,及时调整保障方案,增加保洁人员,增派10 台清扫保洁车辆,提前停放在毛主席纪念堂一侧便于机动,确保活动现场自始至终干净整齐、一尘不染。
活动现场道路环境的整洁优美,也是保障的重点和难点。集团调整设备布局,安排了60台先进的道路机械化作业车辆,担负长安街、天安门广场及周边道路的清扫保洁、喷雾降尘、冲刷洗地、小广告冲洗等作业任务。这60台作业车辆,分三批次对天安门前的石板路、广场东侧路、广场西侧路、东长安街、西长安街、复兴门内大街等道路进行清扫清洗、除尘作业。成“一字型”依次排开,在长安街上缓缓行驶,形成了一个“特别方阵”,整齐划一、蔚为壮观,成了长安街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天安门前的“独特风景”
庆祝活动每次演练都有数万人参与,10月1日当天达到十余万人,方便参演人员如厕的难题,自然而然地摆在了公厕服务组的面前。市政管理部门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必须“高于奥运保障标准”,精心组织设计,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最终采用固定厕所、沟槽厕所、移动厕所,即客车式、单体式、拖挂式和厢式三种,按照平均每厕位80至100 人、天安门广场平均每厕位60 人的标准,设置临时厕所255 处、厕位5339 个,比奥运会时平均每厕位300 人的标准高出了一大截儿,仅沟槽厕所就设置了100余座、2000余个厕位,可同时容纳两千余人如厕。
与此同时,在沟槽厕所围挡外形、材料使用、外观颜色和内部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等方面下足功夫,内部不仅安装了洗手池、梳妆镜、衣帽挂钩、手纸架、厕位隔板、厕位门锁和定时冲水的小便槽等设施,还专门设计了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厕位,排风扇不间断通风换气,除臭装置24小时开启,给如厕者提供良好环境。外部采用白色帐篷、白色篷布围挡搭建临时沟槽厕所,既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又形成连片“蒙古大营”景观,成了天安门前又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
在彩排演练过程中发现,群众游行和联欢晚会参演人员众多,容易在入场和出场时形成短时间的如厕高峰期。为解决好10月1日当天可能出现的“高峰潮”问题,专门抽调38名如厕疏导员,在人流量较大区域提供导厕服务。采用“男厕白底蓝字,女厕蓝底白字”标识,在主要路口增设醒目的引导标志牌,指引前往如厕人员较少的卫生间。受阅部队官兵在长安街集结待命时间较长,市政管理部门及时跟上导厕服务,印制“导厕图”2000余份,标注天安门地区及长安街沿线公厕分布情况,及时分送到阅兵指挥部和受阅官兵手中,方便大家能够尽快找到厕位。
“马道网格”的特殊作用
供电保障平稳安全是庆祝活动的命脉,也是保障工作的重要一环。北京电力公司早准备、早对接、早摸底,组织相关指挥部及用电单位进行需求对接93 次,现场踏勘150 余次,调整负荷供电方案350 处,调整天安门广场临时供电工程设计78 次,最终确认用电负荷306 处、7771.3千瓦。编制出详细的天安门广场地区电力设施保障实施方案,组成总指挥部、天安门地区广场指挥部和各二级单位指挥部三级指挥模式,组织实施庆祝活动保电服务。
现场临时工程建设开始后,他们依据天安门广场地区供电需求,尽量避开与联欢晚会、群众游行、烟火施放等各分指挥部使用场地的冲突,在各地块之间采用黑黄色相间的、像蜘蛛织网一样的“马道”布局。一条条马道安卧在天安门广场浅粉色大理石上,形成了“马道网格”景观,格外美丽显眼。一根根电缆藏在马道“肚里”,从分设在人民大会堂东侧和国家博物馆西侧的箱变站引出,分配到天安门广场地区的127 台一级配电箱,再延伸到近200台二、三级配电线,为庆祝活动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保障。
与此同时,北京电力公司区分保障重点,对广场东北角和西北角的LED 显示屏、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的大型焰火网幕,以及光立方、广播扩声系统等供电电源实施一级配电箱保障,并为相关指挥部负责的二、三级供电箱提供延伸服务,给予技术指导。建立快速对接机制,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在活动开始前2 小时随时受理保电咨询及验收。组建安全用电应急服务分队,24 小时待命,将保电服务延伸到末端,做到了庆祝活动光、影、音全方位供电安全无事故。
值得一提的是9月6日演练当晚,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夜间气温降至13摄氏度,这对供电保障是一次重大考验。北京电力公司按照防雨、防寒、防漏电的“三防”原则,全体保电员工及时给供电设施罩上防雨布,自己穿上厚工作服、羽绒马甲和雨衣,在雨夜中坚守值班。演练开始后,保电人员一边看护临时供电设施,一边定时为供电设备测温、测负荷,确保电网始终处于全接线、全保护的稳定运行状态。
广场地区撑起“红十字遮阳伞”
庆祝活动参演人员类型复杂、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卫生预防和急救保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闪失。卫生部门抽调得力骨干成立医疗救护组,明确不发生医疗救援延误,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流行,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件,不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不当或失控等“四个不发生”工作方针,组织编制白天群众游行和晚上联欢晚会两个医疗急救保障方案,在现场设立标准化医疗站点58个,选派734名医务人员、183台救护车、指定10 家三级医院参与保障,现场为95名身体突发不适状况的参演人员和观礼宾客做了急救处置。
为方便参演人员很快找到医疗站点就医看病,他们在各医疗站点配备“白蓝相间,中英文对照,带有红十字标识”的遮阳伞,使医疗站点标识更加醒目。印制医疗站点位置图、联系人和医疗救治报告程序,分发到参与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的人员手中,让大家了解离自己最近的站点,熟悉就医看病的快捷流程。10月1日当天,天安门两侧观礼台坐满了2万多名宾客,有的是国际友人,有的是英模代表,更有年迈体弱的长者,观礼人员的健康安全成了保障人员的“心病”。北京120急救中心奉命在观礼台上设置了多个医疗急救站点,配齐抢救设备和器材,抽调134名医务人员担任医疗急救任务,保障了观礼贵宾的身体健康安全。
在群众游行和联欢晚会各分支机构设立公共卫生联络员,在各方阵和来源单位设立公共卫生监督岗,配备随队医生,指导各专项指挥部、各游行方阵、各项目单位严把健康安全关,防止烧伤、创伤、传染病、食物中毒、放射病和饮用水问题发生。从9月20日开始,选派500名医护人员,组成49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小分队,分赴大、中、小学校开展预防接种,确保参演学生不感染甲型H1N1流感,从源头上消除影响健康的不安全隐患。
特制火箭弹为庆典“消雨驱云”
10月1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蓝天映衬着朵朵白云,为庆祝活动增添了喜庆和吉祥。殊不知,这是气象部门经过精心部署、严密组织、科学应对换来的。
早在国庆活动筹备阶段,气象部门就成立气象保障组,制定气象保障工作方案,明确加强国庆期间气候背景分析、气象预报、防雷击等服务保障重点。他们提前启动气象应急保障,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开展专题天气会商,重点做好10月1日天安门地区的中期、短期和短时临近阶段的精准预报预警,做到气候变化情况了如指掌,人工干预措施及时跟上,有效应对气象变化,保障蓝天映照天安门广场。
有时天公也爱凑热闹。果不其然,9月30日21时25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保障人员心提到了嗓子眼,密切关注着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到了10月1日早晨6点半,转机来临,北京西南部突然发现有云团出现,降水系统发展较快,并出现零星降水。保障人员抓住时机,在7点30分至9点05分之间,组织进行4次有效拦截,先后发射特制火箭弹432枚,起到了消雨驱云的喜人效果,蓝天白云如同仙女拜寿一样重现天安门广场上空,保障庆典活动“隆重、喜庆、节俭、祥和”,取得圆满成功。
①装扮一新的天安门城楼和周边环境景观
②更新改造后的天安门城楼夜景照明效果
③北京环卫集团环卫工人在天安门广场保洁作业
④环卫保障人员9月6日晚上雨后进行推水作业
⑤⑥⑦设置在长安街沿线的临时厕所
⑧⑨在长安街上进行清扫清洗除尘作业的环卫车辆“特别方阵”
(摄于2009年)
新闻推荐
王明海郭云鹏孟继新在孔子的一生中,有过一段仕鲁的经历。他的官位曾一度高居鲁国的大司寇之要职,大司寇是掌管国家司法、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