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正式挂牌撤镇设市。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龙港市也成为全国第一个不设乡镇和街道的新型县级市。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介绍,龙港市设置的15个党政部门中,有6个党委部门和9个政府部门,比浙江省内同类县市机构数量少60%。“大部门制改革和县级权限下放的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复制推广。”(9月26日新华社)
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龙港市自诞生伊始,就被赋予了巨大的标志意义。龙港设市,不仅开创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崭新范式,更探索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可行路径。“特大镇成长为中小城市”,与此同时顺势而生的,则是“小政府、大服务”的治理结构。新生的龙港市是如此不同,可以预见的是,这绝非一时一地的“特例”,而象征了新型城镇化在思路和方法论层面的全新可能。龙港市挂牌,让一批经济重镇看到了向上突破天花板的希望。
“撤镇设市”从无先例,但是龙港市的设立却早就有迹可循。早在2014年底,龙港就被列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探索特大镇新型设市模式;而截至2018年,龙港面积已扩大至184平方公里,人口增至38万,达到了小城市的规模标准……很显然,决策层早就关注到了龙港的“特殊现状”,并准确预判到了其“发展潜能”,在数年的追踪、评估和准备之后,全国首例“镇改市”可谓水到渠成。
高层级部门直接出面,持续数年之久的酝酿布局,于龙港而言就是提前的“设市引导”,某种意义上其作用类似于公司IPO之前的“上市辅导”。“撤镇设市”,无现成的经验和标准可言,上级部门事先介入、斡旋协调,这大大规避了镇、县、市之间的内耗摩擦,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改革阻力。这一做法,对于今后处理类似情况,无疑是极具参照意义的……着眼于城市化的整体蓝图和长远利益,必然要求有超脱“地域利益壁垒”的大局操盘,而这恰恰是过往一些地方所欠缺的。
“镇改市”开闸,城市化的新一轮洗牌,必然再开新章。从“强镇扩权”到“撤镇设市”,表面看起来是政策逐步放开,但实际上其根本逻辑还是很“市场化”的:城镇内生发展、充分竞争之后,“胜者”将获得更多的权限、资源,这不是“奖励”而是“能力、责任和权利”三者适配的必然结果,这套游戏规则很简单也公平。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特大镇”脱颖而出、持续壮大。而硬币的另一面是,那些收缩型中小城市也将“瘦身强体”。
有些城镇扩张,有些城镇萎缩,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这提示我们,必须采取更为多元和灵活的城镇化策略,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特大经济强镇“改市”,收缩型城市“瘦身”,这种差别化的务实政策,对于优化城市构成,实现更高水平城市化,都是极其必要的。(然玉)
新闻推荐
□张培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家”都是一面镜子,直观形象地照出时移世易、“国”之变迁。爷爷16岁参加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