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从文盲占八成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
还记得她吗?小手紧握铅笔,清亮的眸子充满求知的渴望———大眼睛苏明娟当年因为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让不少人印象深刻。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中80%为文盲。文化水平过低,成为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阻碍。
70年来,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到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中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也让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大幅提升。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个人中有8个是文盲,到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3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从改革开放之初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到如今即将普及高等教育……
70年来,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让更多的国人可以眼前有诗意、心中有远方。
新中国成立之初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有0.26%
2019年教育部宣布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适龄青年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1978年留学归国人员仅以数百人计2009年首次突破10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留学人才加速“回流”
2012年27万人回国2016年40万人回国
2018年突破50万人
2019年7月2日,在河北省清河县连庄小学,老师潘海丽用电子黑板为三年级学生上语文课。
1964年,在河北省坝县(今霸州市)的一所耕读小学,青年教师高香兰在给学生们上语文课。
新闻推荐
钱夙伟9月25日,河南新乡辉县一名八旬老人骑三轮车摔倒,脚部受伤流血不止。上班途中路过的好心人刘福波上前把老人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