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回眸70年 与“老中师”满满的回忆

来源:西安晚报 2019-09-30 06:22   https://www.yybnet.net/

教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扛鼎力量。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也在培养模式、学历构成、职称评聘制度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

“中师”选才百里挑一

中师生,可能是渐渐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一个词。但“谈及过去的中师,教育人都会交口称赞。所谓的“老中师”,指的是上世纪的中等师范学校,是我国颇具历史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曾建立初级师范、中等师范、师范专科和师范学校四级师范体系,到50年代中期取消了初级师范,形成了三级师范体系。1978年后得以恢复,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中等师范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改革时期。

据了解,从1980年到2000年,二十多年里,全国400多万优秀初中毕业生,考入中等师范学校,成为中师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像蒲公英一样撒向广大的乡村教育一线,成为中小学教师。

别看仅仅是“中专”文凭,但当初能考取中师的,都是从初中生里面百里挑一选出来的,这些学生在初中时成绩就很优秀,这是基础。部分仍然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谈起当年求学的情形,都是极具自豪的。在八十年代,刚刚有从初中招录师范学生的政策时,只有排在全校前列的才有资格报考。进入示范之后,学校对中师生普遍综合素质、人文内涵、基本教学都有全面的要求,可以说毕业之后,把最优秀的人才留给了基础教育。

随着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改革,中师作为曾经的小学教师教育的主要渠道,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升、并入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后,却有不少老师仍然想念过去那些能干的中师生:“师德好,技能好,有上进心,还非常稳定。”现在,还有多少曾经的中师生,仍奋战在教育岗位上呢?

从“中师”到学历全面升级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有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需要师范教育进行层次与结构的改革,渐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有开放性特点的教师教育体系。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

近几年,“清华北大博士当中学老师,是浪费人才吗?”的争议频出,当年的中师生也是最优秀的一批人,教学的成与败一定是由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科水平以及教出的学生水平决定的。并且,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日益发展,终身学习已成为教师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今,身为教师都在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吸收新的信息,学习新的技能,与时俱进,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人才而不懈努力。记者马天星整理

新闻推荐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陈海龙(宜宾)我出生那年,新中国已经3岁了;我工作那年,新中国已经22岁了。能够进厂当航空工人,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回眸70年 与“老中师”满满的回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