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超五成受访者 担心学校减负会让孩子成绩变差

来源:新京报 2019-11-02 00:47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网上有很多南京家长反映,南京掀起了减负运动的新一轮热潮。除了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外,当地教育部门还突击检查学校,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卷子、课外辅导教材、作业本等。此举引发了一些家长的不安,他们担心“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成为活泼灵动、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南京减负令让南京家长已疯”传遍社交媒体。

减负是不是等于制造学渣,对此,你怎么看?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展开调查。

■旁边评论

为减负而减负注定行之不远

我国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被舆论诟病已久。按理说,为学生减负符合社会期待,应该是学校、家长、学生都喜闻乐见的事,可实施减负这么多年来,似乎并未收到人们预期的成效,一些学校推出减负举措,而家长并不买账,个中原因显然值得各方深思。

出台减负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减掉超出教学大纲的内容,减掉重复低效率的课业,以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但在落实过程中,一些学校对何为“负”并没有准确地把握,在减负的同时也没有升级教学方式,成了为减负而减负。

诸如减少课时,提前放学,一律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甚至强行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卷子、课外辅导教材、作业本。一刀切地把必要的考试和作业也统统取消,显然是“泼洗澡水连孩子也一起泼了出去”,失之简单机械。

当初提出减负,实则是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准确把握哪些是“负”、减掉这些“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改变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否则就容易成为对学生的放任自流,使减负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

话说回来,不可否认的是,减负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在全局层面统筹设计,协调推进。不然,即使学校落实没有偏差,但如果现有升学机制不变,单靠各学校局部“碎片化”的改革,也注定难有成效,家长焦虑仍然在所难免。

□井彩霞(媒体人)

新闻推荐

亭台阁里四季有景 眼前一亮 漫步、远眺、留影……“城市之眼”将成绝佳打卡地

丹景台景区被视为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城市之眼”目前,成都“东进”区域都有了哪些新进展?未来整个城市的发展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超五成受访者 担心学校减负会让孩子成绩变差)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