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11月1日电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改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1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意见》提出了三项具体量化工作指标,到2022年,一是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以上。二是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
王海东称,《意见》是中国第一个关于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性文件,聚焦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为保证主要目标任务的落实,《意见》提出了三项具体量化工作指标。一是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以上。二是到2022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三是到202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
主要任务方面,《意见》按照老年人健康特点和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围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个环节,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
在加强健康教育方面,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营造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
在加强预防保健方面,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加强重点慢性病筛查指导,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
在加强疾病诊治方面,完善老年医疗资源布局,建立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重视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
在加强康复和护理服务方面,发挥康复医疗在老年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
在加强长期照护服务方面,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失能老年人上门开展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支持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发展。增加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
在加强安宁疗护服务方面,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
新闻推荐
一种新科技产品作为教学设备应用于课堂,还是需要来自教育、科技等部门的权威认可、严格规范、科学指导,完成科学和伦理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