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陈曦
人脸识别技术前景广阔,未来将会被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就当前而言,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必须慎之又慎。毕竟,还有很多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伴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消费领域开始受到青睐。许多商家就像“赶时髦”一样纷纷上马了扫脸入场、支付等项目,也引来了消费者对于个人隐私遭滥用的担忧。这不,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就因不满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启用人脸识别入园,升级年卡系统强制收集人脸信息,而将该动物世界诉至法庭,认为其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1月1日,杭州市富阳区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这位副教授是动物世界的年卡用户,当初在签订协议、办理年卡时,只是同意对方合理使用自己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指纹等信息;然而,一年期限未到,对方却突然拆掉了之前的指纹识别设备,启动人脸识别系统,要求年卡用户人脸注册入园。很显然,这种要求属于霸王条款,在未告知消费者并征求其许可的情况下,园方单方面更改年卡协议条款,并强制消费者就范,有着“店大欺客”之嫌。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该动物世界的工作人员却以打造智慧园区、人脸识别更快捷为由,认为入园扫脸不算啥事儿,“指纹也是你的信息,你办年卡的时候,身份证也留了,电话也留了,这些也是你的信息呀”。这种说辞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难道说商家只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消费者就得无条件的配合?商家只要拿到了消费者的一种或几种信息,就可以为所欲为地索要更多的个人隐私?天下恐怕没有这样的道理吧。
换个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对商家使用人脸识别系统有所顾虑,是因为人脸信息几乎是最重要的生物识别信息,一旦被泄露、遭滥用,后果难以设想。你会因为密码泄露而换个密码,可是脸被盗用了,你能换脸么?再加上,如今商家对顾客个人隐私的保护程度极低,数据库被黑客攻击、被内鬼泄密事件时有发生,如何能让消费者放心把人脸数据交给商家,高枕无忧呢?刷脸快捷入园、快捷支付,听上去很美,但出了隐私问题,谁来兜底?
从商家和消费者的博弈来看,商家绝大多数时候处于优势地位;越是那些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市场份额的大商家,就越有可能不把消费者权益放在眼里。尤其对于持有预付储值卡、付费会员卡的用户,商家已经把这些人一年或几年的钱率先赚到手了,服务起来也就谈不上到位和热情了,套用网络一句俗话就是“老用户不如狗”。商家的种种霸王条款和霸道作派,让不少消费者窝了一肚子火;但是,像郭兵这样既有知识能力,又有胆量硬杠到底的消费者,还是太少了,很难形成一股让商家有所忌惮的维权力量。
可以说,人脸识别技术前景广阔,未来将会被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就当前而言,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必须慎之又慎。毕竟,还有很多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比如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边界,究竟该怎么划定?商家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才算是尽责?个人生物信息若遭到泄露,如何更有效的索赔并减少损失等。
新闻推荐
11月2日,多个电商平台仍有电子烟出售。网页截图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要求电商平台将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