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认养古树、认养动物,如今文物建筑也能认养了?”近日,有10家企业和集体与10处文物建筑所有人在山西省高平市签订《文物建筑认养协议》。据悉,在山西省文物局发布的山西省文物建筑认养推介项目名单中,全省有近300处文物建筑可供社会认养。(11月4日《北京青年报》)
笔者认为,山西省文物建筑认养具有范本意义,不失为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的有益探索,值得各地借鉴推广。文物建筑认养具有多重意义:增加资金来源,减轻政府压力,让更多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壮大保护力量。认养等于给每一座文物建筑聘请了“管家”,可以有效加强管理;激活文物资源。文物保护,不能是为保护而保护,一味把文物关起来、锁起来,“养在深闺人未识”。只有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才能发挥文物保护的价值。
画里有话
张淳艺
新闻推荐
2014年,亚马逊将一款售价为949元的“智能家居扫地机器人”标为94元,结果在不到12分钟产生了3.4万张订单。之后亚马逊对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