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学生上课都要带孙悟空的“紧箍咒”了?10月30日,浙江金华一小学应用监测走神的头环引发热议,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据介绍,此款名为“赋思头环”的产品佩戴在头上后,能监测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情况。对此,该头环的生产商回应称,已注意到网上对此的争议看法,并称小学所用的产品并非监控大脑,主要是用于训练和提升学生注意力。“学校不是每天上课都用头环,一个星期只戴一两次。”
10月31日下午,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学生是无偿、自愿使用“头环”,未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家长也对此表示认可。目前,为平息“质疑”,当地已决定暂时停用相关设备。处于舆论中心的浙江金华孝顺小学已经停止了监控头环的使用。但实际上,风暴中的这家学校,并不是国内唯一一家使用该头环的中小学。这到底是一款怎样的设备?这种监控人的专注力的“黑科技”,到底算不算一种变相监视?用外力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又是不是一种过度培养?如果你是家长,你愿意给孩子套上监控大脑的头环吗?又如果,你是那个被监控的人呢?质疑智能头环还是“紧箍咒”?
近日,微信公众号量子位公开发文质疑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镇中心小学引进的赋思头环。文中介绍,这种头环可以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上课、写作业时是否集中了注意力,并给学生的注意力情况打分。分数会实时传输到老师的电脑上,也会像成绩排名一样被发到家长群里。
记者在孝顺镇中心小学官网查询到一篇关于赋思头环的文章,文章中称,该头环不仅是学生之爱,也是教师之喜。无论是刚开始使用头环的老师,还是已有体验经历的老师都提到赋思头环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对课堂的把控程度,实时了解学生的上课动态,并通过分析课堂报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对此,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该头环有监测学生、泄露隐私之嫌。亦有网友认为,这样检测学生,到底是智能头环还是家长老师们的“紧箍咒”?教育局已责令学校停用
孝顺镇中心小学张老师告诉记者,该头环仅在学校的一个实验班使用,目前已使用近一年,尚无学生和家长向学校反馈过有副作用。“我们这里所产生的数据都是在技术公司那边,我们就是在使用过程当中稍微辅助一下,监测学生上课专注的情况。因为可以把(数据)反馈给老师,所以学生在戴头环的时候会比平时认真一点,(效果)还是有的。”
金华市金东区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该局已经了解并介入这次事件,对学校进行了调查。头环收集到的数据,只在学校内部使用,没有隐私外泄,也不会提供给家长。事件发生后,教育局已经责令学校暂停使用,并要求全区所有学校进行自查。生产商目的是训练大脑
“赋思头环”生产商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张经理介绍,该产品为训练专注力的一款产品,而不是用于监控学生的产品。赋思教育训练系统,由脑机接口头环以及训练软件组成,利用神经反馈技术在课堂上提供专注力训练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通过冥想训练、神经反馈训练来进行专注力训练,并非外界所猜测的用于监控。
“学生无须每天佩戴,而是一星期训练一两次,每次最多半小时。使用头环前,学生要上专门的训练课程,如神经反馈训练,通过观看飞驰的车辆来提高专注力等。进入课堂后,老师无法看到单个学生的数据,只能看到平均注意力,以此作为授课内容接受度的反馈。”张经理表示,产品不是用于监控大脑,而是主要用于训练和提升大脑专注力的,通过脑神经反馈训练的方法,人可以看到大脑是否专注的状态。
张经理表示,在传统课堂中,老师没有办法得到学生注意力的反馈,容易让学生失去听课兴趣,借助赋思教育系统,老师们可以根据班级平均专注力报告,实时调整教学方案,研发出令学生更感兴趣的课程。
张经理还表示,产品的辐射是手机的二十分之一,没有其他的副作用。“我们的产品会帮助孩子自行调节大脑,不会从外部刺激大脑。”
据介绍,该产品可通过头环上灯的颜色来判断孩子的注意力,至于这是否涉及学生隐私,张经理表示,这个灯可以自行调节,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关掉。争议头环是否能促进教学?
外界对于头环数据的质疑,张经理解释称,学生的注意力报告并不会发给家长。赋思教育训练系统并没有将报告发给家长的功能,老师可以看到全班级的数据,根据班级学生的专注力来调整教学方式。
对此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把一些技术产品赋予创新教育的名义,实际却是反教育的。教育是有灵魂有情感的,对此,熊丙奇建议,引进这些技术产品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时,应有明确的规范。
熊丙奇解释,“有了外部的监督,机器辅助监控,学生会形成压力,自然会提高注意力。但是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学生养成表演性人格,因为人在监控之下的行为与未监控的是不同的,这样得来的数据也是不可信不真实的。”
熊丙奇认为,长此以往,学生提高自己专注度是靠机器,而不是靠老师的引导,这样会弱化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此外,数据如果使用不当,会侵犯学生隐私。对于这样的创新手段,有关教育部门应该提高警惕,加快为“AI+教育”设计应有的操作底线。
(王瑞文 俞金旻 戴轩)【评论】新兴教学设备市场
有待规范
科技的发展将带来教学设备的进步,教学设备的进步将助推教育事业发展。创新教学设备本无可厚非,前提是要保证教学设备足够安全。毕竟,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教育,不允许失败。
该类型设备是否会影响身体发育?是否会影响大脑健康?在上市前是否经过了足够多的临床实验?设备生产所基于的理论,是否经过了学术界的证明?
在设备戴到头上前,学生及家长有权知道这个设备所有的信息。
除此之外,脑电波数据作为一种个人隐私,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新型“人种信息”,是否经过了保密处理?如果泄露,是否会影响个人安全?脑电波数据外泄,是否会像基因数据外泄一样,影响重大?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新兴科技为基础的教学设备将会越来越多,样式光怪陆离,作用五花八门。其中必有鱼目混珠,也可能会有颠覆性的产品,国家是否要根据整体的发展方向立法或制定国标,规范新兴教学设备市场,也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如果在保证健康、准确、保密的前提下,该类型的头环也许并不是坏事。让老师和家长获取相对准确的学习数据,根据所得信息,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方式,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效率,而是基于因材施教的方法,专人专法教学,也不失为一种教学进步。
设备是冷冰冰的,信息是中性的,最后能获得什么效果,还是要看用信息的人。 (张峰瑞)
新闻推荐
隐瞒财产筹钱治病 受助者被判还善款 全国首例众筹平台诉受助者一审宣判;法官建议,筹款扣划至医疗机构直接用于结算
昨日,北京朝阳法院宣判现场。被告在外地不方便出庭,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参与庭审。新京报记者刘洋摄全国首例互联网众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