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深做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中,我区创新开展“奉献瑶海、服务基层”主题季活动,打造全新的“五微”服务平台,从“小切口”精准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紧迫问题,“走”出“基层出题、部门答题、联动解题、群众评议”“四步”基层治理工作法,为破解低效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撑。
完善问事机制,请“基层出题”。明确“问题的提出在基层”的“出题”思路。在主题教育期间,区委常委会将“基层出题”的思路贯彻到具体行动中,区政府党组、区人大党组、区政协党组及时跟进,示范引领区直各部门力量深入街居、沉入一线,落实开门搞教育,以座谈会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等方式既开门“请进来”又开门“走下去”,向镇街党工委(党委)、社区党组织、基层工作者以及居民群众征集问题。结合实践经验,完善巡访问事机制,将“周六进居入户”制度调整为“每周弹性进居入户”制度。在区、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专门“问题采集点”,将问卷调查、征集问题座谈会和居民“金点子”征集活动固态化、常态化。将500名区直部门工作人员纳入“微治理”,担任网格队伍中的“问题采集员”,充实基层网格治理力量。发挥瑶海民情E站联络台的作用,收集问题,鼓励基层敢出题、多出题、出准题、出难题。全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平台渠道共征集小区环境、物业管理、房产证办理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212件。
健全议事机制,促“部门答题”。明确“问题的研究在部门”的“答题”思路。结合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的具体部署,将检视出的政民之间信息不对称、部门之间信息不并联以及“卡脖子”环节导致问题难以解决的“病根”,纳入重点解决范畴。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党群议事会召集人制度、双周调度制度、兼职委员制度等措施,强化协商议事的权威性和部门参与的强制性,打造在党的领导下,区直主要领导牵头抓总,职能部门集中会诊的高权威议事平台。推行项目领办领答制度,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联解决1—2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将区委书记等5名区领导征集认领的5个问题印发至全区各单位,并通过媒体将18名区领导征集认领的问题进行公示,由四大班子成员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答题”。截至目前,全区梳理公示104个包联包抓问题,形成具体的整改措施124条。
完善干事机制,促“联动解题”。明确“问题的解决在多元联动”的“解题”思路。建立重大事项协商、难事协调解决、急事快速应对、愁事专业匹配、杂事多元推进五项梯次处理机制。通过党群议事会、党建公益联盟等新载体,将市“四联四定”“社区好帮手”、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纳入党建综合体,以解决“微实事”、加入“微团队”、开展“微创投”、认领“微心愿”、融入“微治理”的实际行动做实“五微”平台,夯实市、区、街、居四级联动机制,推动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阵地等资源作为问题解决机制中的关键要素自由高效流动。截至目前,26名区领导和90名区管领导分别担任镇街开发区及社区党群议事会的总召集人,500余名区直部门、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常任议事委员召开党群议事会579场,推动多方力量“联动解题”形成智慧改造马路市场、协商推进公厕升级改造、群策群力补足服务短板、合力化解租赁纠纷等15个典型案例,掀起“看学比做”“联动解题”的干事热潮。
优化监事机制,请“群众评议”。明确“问题的评价在群众”的“评议”思路。建立完善督办制度,在社区公示栏、党群议事厅公示栏、党群服务中心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督办公示牌,明确督办人员和完成时限。对104个领导包联包抓问题整改情况通过区政府大楼公示屏一天一晒;对全区各参学单位主题教育期开展情况动态公开,开通网上留言与网民互动,诚邀网民参与监督、评价。在“奉献瑶海、服务群众”主题季活动中,进居入户发放《主题教育干部认领问题群众评议表》,将群众评议结果纳入干部“做实档案”的实绩评价,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区委办)
新闻推荐
晨报讯“去年参加首届进博会后,我们与200多家企业客户建立业务联系,与十余个省级商务厅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及金融同业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