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到晚9点、初中生到晚10点,可经家长确认拒绝完成剩余作业……"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征求《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涵盖了33条减负措施。其中,“拒绝完成剩余作业"的“硬核减负措施"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措施很好",但也有人认为,每个学生的情况有所不同,这样的举措或许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课业负担重的情况。有教师认为,这一减负实施方案出发点很好,但执行起来也面临考试和升学等压力。
减负措施
不能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10月28日,浙江省教育厅网站发布公告称,征求《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减负方案分“基本共识"“总体思路"“工作原则"“重点举措"“保障措施"等五个部分,减负工作重点举措包括“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规范考试评价"“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规范中小学校招生"“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进入中小学校竞赛、活动的管理"“落实家庭教育责任"“强化政府责任"等7个方面共33条。
减负方案重点举措中包括,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也不得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教师不得对有此类行为的学生进行惩戒;严控校内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得以纸笔测试为主要评价方式,小学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学科可安排期末考试,所有学科均不得组织期中考试;实施高中分类办学试点;家校合作保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等。
对此,有人认为这样的减负方案措施很具体,希望能在更多地方推广。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为了中考和高考成绩,即便学校减负,也会有家长让学生到培训机构中补习知识。而针对那条“超过晚9点、10点拒绝完成剩余作业"的措施,有人称,“学生个人情况不同,有的人写得快效率高,有的人写得慢,不能在时间上‘一刀切’。"
教师观点
出发点好但推行有难度
对于浙江省教育厅推出的这一减负方案,记者也咨询了多名小学和初中老师。老师对记者称,学生做作业做到几点钟的问题和学校以及老师都有关系。
在老师看来,学校近年来确实一直在减负,但是也迫于多方面的压力,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还是面临比较重的负担。此次减负方案引发不少关注,老师说方案出发点很好,学生确实需要减压,但学生的压力还是存在,“学生面临同龄人的竞争,家长施加的压力,考试和升学的压力,所以真正施行这个方案并不容易"。
在杭州担任小学老师的张毅(化名)称,因为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很多家长都会产生焦虑,看到其他孩子会什么也会想让自己家孩子学会,便给孩子带来更多压力。此外,如果考试制度不改变,那么减负推行起来就很难,大家都想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学校减负了,那就要去校外补习班上课,负担反而更重。
教育专家
应从多方面推进良好教育生态
中国教育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减负方案由多个部门联合起草,从全局考量,有足够的政策水平,方案中也提及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找到了很多关键性问题。但与此同时,专家认为,征求意见结束后,如果真要推行减负方案,难免会带来一些阵痛,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难免会产生很多矛盾。
要真正做到减负,专家认为,良好的教育生态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过程,减负是其中一点,在这个教育生态中也仍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例如现在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对师资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国教育专家认为,提出减负这么多年,学生负担并没有减轻的主要原因和现行的招考制度有关。现在的教育评价标准比较单一,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推进招考分离,不同学校有各自的标准,而非用单一标准要求学生,可以缓解家长的焦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选择学校,从而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北青)
新闻推荐
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再献爱心 看望慰问困难老人 爱心物资送到家门
本报讯(通讯员白亚莉)11月2日至3日,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爱心人士来到富县,看望慰问了该县的部分困难老人,为老人们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