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匿名”?因何而匿名?有何难言之隐?又为何不吐不快?……尽管西谚有“好奇心害死猫”一说,可是,放眼周遭,红尘男女却大多“不怕死”——通常情况下,“窥私欲”总是有那么一点的,除极端的属于病态的个例外,余者似也无可厚非。然而,《匿名区》一书,满足你我的猎奇之心还只是第一小步,它给人最多的,应该是感同身受,是强烈震撼,是含泪的微笑,是励志的温暖……
毋庸置疑,一个社会人,常是双面性的。身在职场与回归家庭,稳坐台上与游走台下,同事、朋友相约与父母、妻儿小聚,潜水网中与直面现实……举手投足、言语心态俱各不同:点赞的背后可能是咒怨,拍案而起说不定恰是色厉内荏,笑语晏晏里也许会藏着泪水涟涟,狠心决绝的挥别与转身,或是为了明日更美好更惊喜的重逢……人之一生, 一方面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另一方面却是“可与语人无二三”,而更多的时候,那些我们意欲隐藏、试图遗忘与“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的事儿,偏如一只精力无限、日夜躁动的刺猬,那全身的锋芒时时刻刻戳着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这,不能不算是一种悲哀。幸好还有互联网,幸好还有“匿名区”,这才有了如许精彩绝伦、扣人心弦的一则则故事,有了这些令人大开眼界、回味悠长的原本可能会“烂在肚里”,却又因匿名而勇敢地和盘托出的暖暖抚慰、绵绵忆念、涩涩怅惘与丝丝遗憾……
总的来说,“匿名区”的故事以六个版块的形式集中呈现,每一个版块对应的题材、主题等相对独立,而彼此之间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很多故事都如一块“复合味”的糖果,不管是短至千余字,还是长到数万字,这块糖总能带给你我别样的感受。譬如第一版块“爱情篇”,那个留下“有时候想想自己结婚后,要一辈子面对同一个人,真的很可怕。但如果是眼前的这个人的话,我愿意赌一下”这般心语的好女孩琳儿,竟意外殒命于车祸,且恰值“我”准备正式向她求婚的日子——“生死两茫茫”的爱与痛,真是令人情动于衷,唏嘘不已。再如第二版块的“极品篇”里,那个不相信男友真出差的心思缜密专业课优秀的“小柯南”,竟能利用电脑、手机存留的蛛丝马迹,“分分钟”把男友的行踪、谎言等一一还原、揭穿,那破案的过程真是“惊心动魄”,环环相扣的推理的准确度更是令人咋舌,难以置信,“一件事情只要发生过,企图掩盖它就需要把所有的痕迹都藏好,而事情败露只需要一个痕迹就够了,哪怕是掩盖线索的痕迹”,她在故事结尾发出的“警告”真是掷地有声啊!
有人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是的。《匿名区》里最感人、让人最难忘的,还是那些即便匿名似乎也说不尽的大爱、道不明的真情,是迟迟不肯结痂的痛楚与眼泪里的坚强……那对“重男轻女”的父母,真的让人心梗,好在“我”这个弟弟还是给男人们做出了榜样,以至当一切尘埃落定后,“姐姐和姐夫抱着我哭了半天”,相信在读到姐姐和姐夫教孩子说的第一个词便是“舅舅”时,没有人不为之动容吧。而那个考上重点高中却交不起学费的柔弱女孩发出的痛心疾呼——“为什么我那念了一肚子书的父亲最后要去告贷?为什么我那善良柔弱的妈妈要丢下尊严去求人借钱却告贷无门?”真的让人鼻酸泪落,摇首怜叹,又恨不能立伸援手。而最后“什么钱都不用交,可以直接入学”,她的高中班主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她也是向每一个读者传达了这样一个真理:“如果一个人尽可能地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这个世界就一定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变得更美好一点。”在感动、感慨之余,我想,我们也会适时向更多的人传递它的!……
生活是最好的编剧。王尔德说:“给他一个面具,他便会以真面目示人。”因匿名而真实,因真实而动人,这便是《匿名区》的魅力所在了。
文/刘敬
新闻推荐
孙卫卫,名字一看就很有童真气息。其实,孙卫卫出生于1970年代,是一名出过多部作品、多次获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他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