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多年由于儿子经商,我们家至少换过五六辆汽车,先是一辆小厢货车,后来换成了五菱面包车,再又换了一辆大货车,尔后又是桑塔纳、捷达,现在是维特拉。那辆“白山牌”自行车早已成了记忆中的老物件。
□刘玉莲
20世纪80年代初,我家有一辆“白山牌”自行车,它是沈阳自行车厂出品的,虽比不上“飞鸽”“凤凰”等名牌自行车,却是老百姓心中的最爱。因为载重量大,就是老百姓口中说的“背载”。
我家有位亲戚在当地一所空军院校工作,一天,他给我们送来两张话剧入场券,是部队文工团演的《八一风暴》,演的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那段历史。
拿到入场券,女儿和儿子一听要去看戏,高兴得饭也顾不上吃了,前后嚷嚷着“赶快走,去晚了看不到了”。一家四口,怎么去?那天,老公给自行车前后轮胎打饱了气,捏了捏——太饱不行,不饱又怕路上没气了。收拾完,一家四口坐上自行车,女儿坐在前梁上,我抱着儿子坐在后座上,一路飞驰,驶向距家十五六里路的“二炮学院”。
一路上,有骑车子的,也有走路的,人们投向我们的目光里满是稀奇和羡慕。女儿和儿子一路上嘴里哼着不知名的调调,那个场景至今令人难忘。那时,我们身体都瘦,不像现在这么“发福”,但一家四口,少说也近300斤吧,而这辆“白山牌”自行车真是棒!驮着我们一家四口稳稳地并不吃力。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近多年由于儿子经商,我们家至少换过五六辆汽车,先是一辆小厢货车,后来换成了五菱面包车,再又换了一辆大货车,尔后又是桑塔纳、捷达,现在是维特拉,女儿家是中华骐骏。那辆“白山牌”自行车早已成了记忆中的老物件。
这真应了那句老话: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闻推荐
晨刊讯近年来,坝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全面落实各项产业扶贫政策,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