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身、翻身、按摩、喂饭、向护士汇报老人夜间情况……每个清晨,浙江省杭州市长庆潮鸣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护理员厉永珍,都会熟练地为她照顾的两位老人完成这一套流程。“等我老到走不动需要人照顾时,估计真没人愿意干这个活了。”53岁、已做了5年养老护理员的她时常这样念叨。
据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有2.49亿老年人、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有30万名,反差极大的三个数字揭示了养老护理人员目前的巨大缺口。而除了数量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能力有限、流动性大等也成为困扰这个行业发展的难题。
缺口巨大的养老护理员为何存在如此引才困境?多位养老行业从业者和行业专家表示,三大“无形门槛”成为护理员入行的“拦路虎”。
——高强度劳动与低水准薪资。面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护理员常常需要身兼多职——保姆、护士、陪护员、按摩师、心理辅导师等,从吃喝拉撒基本生存需求到吸痰导尿、精神疏导等辅助医疗服务都要掌握。
谈到薪资待遇,厉永珍说劳务费是按天计算,170元一天,“看起来不算低了,但只有我们这些农村来的阿姨愿意做。”
——职业前景不明,成长空间小。不少离开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从业者表示,“钱景”和前景都不明确坚定了他们离开的决心。对年轻人来说,在这个行业未来他们要走怎样的职业道路,比如能够取得怎样的资质,或获得多高的社会地位和报酬都看不清楚。
——技能要求之外,耐心、责任心等职业素养门槛更高。近年来,养老机构护理服务人员虐待老人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反映出少数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素养较低、法制意识淡薄。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工作系教师龚妮表示,学历要求虽然可以降低,但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门槛其实并没有下降。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张培胜电商“二选一”,是指部分电商平台为了追逐商业利益、打击竞争对手,要求合作商家只能入驻一家互联网销售平台,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