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青 绘图
耿伟,大学毕业后在铁路建设施工一线摸爬滚打10余年。作为中国通号工程局集团电气公司通信专业工班长,他只要一踏上施工线路,就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他是个敢啃硬骨头的人。”身边工友这样评价他。
进入年底,张家口至呼和浩特客专开通运营在即,耿伟还在河北怀安火车站完成最后的公网覆盖工程。“这个工程难度不算大,但让我们自豪的是,敷设的公网属于5G信号,在怀安站乘车的旅客很快就可以体验5G的速度了。”耿伟说。
2018年11月,北国的冬日寒风凛冽,正值张家口至呼和浩特客专(河北段)公网覆盖工程全面启动阶段,耿伟带领团队全身心扎进了工程实施中。“保证完成任务,不负重托。”他心里暗暗许诺。
可是谁料想,施工困难程度远远超过想象,耿伟总结为“急、险、高”。急,工期后门关死,面对深山中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3个月的合同工期显得有些紧张,内蒙古寒流即将来临,临近大雪封山时期;险,工程地处京晋冀蒙交界处,“塞外山城”张家口地势险要,工程所在的大尖山更犹如一道天堑般横亘在呼张高铁核心地带,群山环绕,道路崎岖,6条平均长度1.5公里的隧道,急需大量物资,运输车辆盘山往返频繁;高,要在平均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的隧道里,每天坚持10小时作业时间,对安全质量也提出了高要求。
对于耿伟来讲,想尽办法全力以赴,才是啃下这块硬骨头的“王道”。
2018年11月16日,是场坪站浇筑的关键节点。那天,建设团队如往日一样,一丝不苟完成了作业前的各项“规定动作”,待混凝土车就位,施工队伍随时可进入作业状态。就在这时,混凝土车行驶的路段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唯一能抵达施工地点的路被堵死。
“这可怎么办?如果不按计划完成,耽误了工期,连工程成本都会受影响。”耿伟盘算着,他找到附近居民,几经询问了解到一条通往施工点的半废弃土路。
经过对路面情况多方面的探测和考量,他拿着铁锹带着大伙开始修整路面,最终确保混凝土车安全抵达施工点,按时完成了当天的浇筑任务,保证了关键节点工期。
“任何工程施工都会有它的特殊性,有困难,我们更要沉着冷静应对,想方设法解决。”耿伟在当天的交班例会中颇有感触。
呼张公网覆盖工程场坪站基础首件定标时,大家都不清楚角钢和地线扁铁的敷设流程。耿伟见状,迅速召集人员,拿起盒尺跳入2米多深的基础井坑,给大家演示测距定位以及地线敷设操作规程,并强调作业中的细节和关键点。作业队伍快速掌握要领,高效率、高标准完成了首件定标任务。
新闻推荐
12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共同发布《社会蓝皮书: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