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使用已有100多年历史,广受世界各国患者欢迎。然而,《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一项关于阿司匹林的研究提出,超过1/10的患者使用不当。
阿司匹林被长期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对于二级预防,即已经确诊或有很高风险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阿司匹林是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必备药物;对于一级预防,去年8月出台的《2019年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强调,阿司匹林的使用应更加慎重,要对获益与风险(出血)进行全面权衡评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丁荣晶说,如果获益和风险差不多,或者风险更多,便不建议将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共识”给出三大限定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管药师、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冯焕村说,2018—2019年的研究显示,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时,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致死性缺血事件,但会显著增加非致死性出血事件,新版“共识”在以下三方面对使用进行了修改限定。
1.限定了不宜使用人群。丁荣晶说,如果已有过出血病史,或有易引起出血的基础疾病,如未根除的幽门螺旋杆菌、未控制的高血压等,或正在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以及近期做过手术,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都不宜使用阿司匹林。
2.对血压控制有更严要求。冯焕村说,以前要求收缩压15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用阿司匹林,新指南则要求必须把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用,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
3.使用年龄有了限制。70岁以上和40岁以下人群不建议使用。冯焕村说,除此之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建议用阿司匹林。
高危人群必须吃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二级预防,阿司匹林的地位无法动摇,必须要用药。对于一级预防,则建议患者先做一个ASCVD预期风险评估。丁荣晶说,评估结果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级别。如果风险高危,且年龄在40—70岁之间,有3个或以上危险因素的,建议使用阿司匹林。
专家提醒,阿司匹林不管是不是肠溶片,对胃都有一些刺激,最好别空腹吃,胃里有食物的时候吃,可有效保护胃肠道。有严重胃肠疾病的患者,可以吃饭时服用或餐后30分钟服用,每天剂量在75—100毫克。
(《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截至2019年底,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运行已达10年,期间累计服务用户数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