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只要提起“新型冠状病毒”一词,人们就会万分紧张,要防控这种可怕的病原体,我们首先要知道——病毒究竟是什么东西?
在全国动员起来投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之际,本文介绍一下病毒常识,只有了解病毒,才能更好地预防被病毒感染,阻止疫情蔓延,尽早取得这场阻击战的胜利。
病毒是何时被发现的?
188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夏尔·尚贝兰(1851-1908)发明了一种过滤器,可以把溶液里的细菌分离出来,这种过滤器对后来推断地球上存在病毒起了关键作用。
当时烟草植物流行一种烟草病,染病的烟草叶子出现泡斑,最后枯烂。荷兰微生物学家马丁努斯·贝杰林克(1851-1931)借助尚贝兰发明的过滤器研究这种烟草病,但没有分离出细菌,说明引起这种烟草病的病原体比细菌要小。他于1898年发表了相关论文,推断烟草病是由比细菌小的病原体引起,这种病原体可以在其他生物上复制繁殖,并把这种新的病原体命名为“virus”,有人把这个词翻译成“病毒”。
贝杰林克被认为是病毒学的开创者之一,但他公开发表的论文也只是推断地球上有病毒这种病原体存在,并且猜测病毒是液体,但他并没有分离出病毒,不知道病毒究竟是个啥东西。
1935年,美国微生物化学家温德尔·梅雷迪斯·斯坦利(1904-1971)分离出烟草花叶病毒,该病毒在1939年借助电子显微镜被拍下了照片,从此人类揭开了病毒的神秘面纱。病毒研究突飞猛进,到20世纪后半叶,科学家们就发现并研究了2000多种病毒。
病毒究竟是什么模样?
病毒是地球上最庞大的一个物种,其种类数以百万计,比地球上所有其他物种数量的总和还多。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2015年的病毒数据库,目前已对7500多种病毒基因组进行了排序。
不管何种病毒,都非常微小,我们常听说的病毒大小如下:乙肝病毒40纳米,流感病毒125纳米,艾滋病毒100纳米,SARS(非典)病毒100纳米,目前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100纳米。
人的头发直径一般是0.07毫米,1毫米等于100万纳米,一根头发的直径是7万纳米,也就是说,一根头发的横断面上可以直线摆列700个新型冠状病毒。正由于病毒非常小,它才更容易传播,很小的颗粒物就可承载成千上万的病毒,很容易在空气中传播,而质量较好的N95口罩也仅能阻挡300纳米以上的固态颗粒物。
病毒构造非常简单,内部是一个或几个基因组,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分子组成,外部是一层蛋白保护壳,有的病毒的保护壳上还有包膜和突刺。最重要的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要靠寄宿在其他生物的活体细胞内吸收营养自我复制繁殖。
“新型冠状病毒”又是怎样的?
冠状病毒是病毒物种里的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的。
冠状病毒的英文是“coronavirus”,前缀“corona”来自拉丁文,是“王冠”的意思。冠状病毒有日冕形的外冠,它是(+)单链核糖核酸病毒。目前还没有针对冠状病毒的疫苗或治疗药物。
冠状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哺乳动物及禽类。被冠状病毒感染后通常引起呼吸疾病,会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导致肺炎,呼吸困难,肾衰竭,甚至死亡。
但并非所有冠状病毒都一定会引发明显症状,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的就没有任何症状,和健康人一样。这也是这种病毒的危险所在,因为被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到处跑,会传染上更多的人。所以,必须对一切有接触史的人进行病毒检测,以防止没有症状的被感染者传染他人。
非典病毒就是冠状病毒。“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因为当时没见过这种病毒,就临时叫“非典”。“非典”的正式名称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文简称“SARS”。
新型冠状病毒也是这种情况,它是新发现的病毒,已知病毒库中没有这种病毒,所以,就临时叫它“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叫法并不科学,因为人类在不断发现新的冠状病毒,这样,每发现一种冠状病毒就叫“新型冠状病毒”,将来就无法区别这些病毒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临时给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翻译成汉语就是“2019年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不过,即便给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命名,普通百姓也很难记住,国外媒体报道时通常用病毒爆发地命名,如“西班牙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目前,外媒报道新型冠状病毒大都用“Wuhan pneumonia”(武汉肺炎)或“Wuhan coronavirus”(武汉冠状病毒)。刘植荣
新闻推荐
□周思岑本报记者梅影摄影报道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南寿山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始终以增强“四个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