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发酵。虽然全国范围内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有所减少,但当前的防疫抗疫形势依然不容松懈。
据学者分析,当前农村地区的疫情并不严重,农忙时节尚未到来,预计疫情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小;工业生产往往有一定弹性,待疫情缓解,工业生产在适当的政策支持下仍可望反弹;相比之下,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就业的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恐怕最为严重。
为了应对疫情,各地都有一些“非常政策”,大部分限制措施合理合法,一些地方为阻击病毒扩散不惜“按下暂停键”;另一些行为则明显欠缺合法性,如云南大理对口罩雁过拔毛式的“征用”“暂扣”,又如一些农民自行掘断道路。
显然,疫情给经济发展、社会运行乃至人民生活,都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这些次生灾害虽然不至于直接夺人性命,但仍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给部分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困难。眼下,疫情防控工作局面依然紧张,只有保障好社会的基本运行,我们才有资格心无旁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击疫情的斗争。长期来看,疫情终将过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社会运行、力挺为疫所困者渡过难关,疫情才不至于给社会留下后遗症。
如今,许多地方已经进入“应急状态”。非常时期应有非常做法,地方政府更应以人民为中心,协调动员各方资源力量,缓解人民群众、各行各业在防疫抗疫中面临的实际困难。非常时期也该拿出非常担当,毕竟某些平时不成问题的事情在当前也很可能成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拿出责无旁贷的精神,纾解困难,解决问题。
放眼全国,不少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支持可能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某些地产企业也宣布将减免旗下商铺的租金。疫情之下,多数地方都处境略同,此类减租减费的做法有其启示意义。除此以外,各地也需要引导支持电商、物流企业在疫情中的运作,缓解疫情以及防疫措施对居民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
此次疫情乃是一张令人不甚愉快却又无可避免的考卷,遏制病毒传播、保护人民生命是一道权重很高的大题,相比之下,保障社会运行、减少次生灾害和附带损伤之类的小题也许不那么显眼,但却注定需要更多人的全情投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电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公路交通保通保畅工作确保人员车辆正常通行的通知》,就进一步做好公路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