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第一、二、三例新冠肺炎遗体病理检验讨论,与会专家和医务人员各抒己见,为下一步对新冠肺炎的精准治疗打开思路。
2月26日晚,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来自国家卫健委、上海援鄂医疗队以及金银潭医院的部分专家和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相约在行政楼报告厅,进行第一、二、三例新冠肺炎遗体病理检验讨论会。
自2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授刘良展开遗体的解剖及病理研究工作以来,来自于武汉金银潭医院的这三个案例会为当下抗击新冠肺炎在临床诊疗上带来哪些帮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授刘良发言。 本报图片均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董天晔 摄
迄今为止,武汉已经累计对12具遗体进行病理检验方向的解剖工作,其中9例由刘良教授的团队完成,到26日,最早完成的三例病理检验已经完成报告。当晚,分享会原本安排在金银潭医院二楼的会议室举行,由于到场的医护人员、专家人数较多,遂将场地转移至3楼的报告厅。
直接主导病理研究的刘良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曹彬教授,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以及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作为此次病理检验的参与者和发起者,均参加了此次分享会。作为全国知名的呼吸科专家,曹彬向与会的专家和医护人员们详细介绍了其对病理的初步研究。刘良教授对此次病理检验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刘良介绍,从尸检结果来看,新冠肺炎病毒在人体内不仅会造成肺部组织的损害,还可能包括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当然,这一结论只是基于目前的三例尸体的解剖结果得出的,至于是否具有共性,还需要等其余尸体解剖结果出来后才能评估。
通过对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切片的显微镜观察,专家们发现了其中有一些粘液性分泌物。新冠肺炎会损伤气道功能,如果肺泡再被粘液堵塞,患者在临床上就会出现缺氧的表现。临床上对肺泡粘液进行稀释和溶解,已经采用相关的药物治疗,今后还可以增加中药的运用。
上海市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德昌在发言。
上海市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德昌结合临床也谈到,病毒对凝血系统影响很大,病人体内普遍存在血栓,对脏器组织的破坏力很强,脾脏,肺,小肠出现细胞坏死,也就是说病毒的靶向器官不止一个。
与会专家和医务人员各抒己见,讨论会也将为下一步对新冠肺炎的精准治疗打开思路。
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在发言。
(上观直击|专家齐聚金银潭医院,就前三例新冠肺炎遗体病理检验展开“头脑风暴”)(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外籍夫妇遭起诉、男子丢永居身份,新加坡一天两起违反新冠管控事件
自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后,新加坡在2月26日一天内出现了两起违反防控规定的事件。据《海峡时报》26日报道,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