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关于“一米线”的倡议和举措越来越实。
从科学防疫的角度看,“一米线”的措施可谓十分必要。人群过于密集, 是疫情传播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力度和强度的适当调整, 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开复工, 人们将不可避免地集中在某个公共空间内,或是办公、采购、生活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防止人群过度密集造成交叉感染,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设置短短的一条“一米线”,让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 无疑有利于避免病毒通过飞沫等介质进行短距离传播。可能有的人认为,在戴上普通医用口罩或n95防护口罩的情况下,保持“一米线”距离并不那么重要。问题是,尽管有戴口罩的要求和规定, 但现实中总有一些人不那么自觉执行, 各地查处的不戴口罩问题并不少见。再者, 一些人把戴口罩当作一个迫不得已的负担, 并不能严格自觉落实卫生防护要求。为安全之计,在隔离疑似人群、收治确诊人员、外出人员佩戴口罩等措施的基础上,设置一条“一米线”,让人人都保持安全的距离, 有利于更好地降低感染率,防止人际传播。
目前,设置疫情防控安全“一米线”的地区,除了北京市外,包括厦门、 深圳等地区也纷纷加入进来。有人说,既然“一米线”的作用那么大,为什么不硬性规定呢?如果是在平常,设置“一米线”,的确只能倡导,不遵守的话,最多是道德谴责。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设置的“一米线”,更是关系公众安全的“生命线”。虽说“一米线”这样的具体措施未曾见诸法律,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完全可以视为传染病防治法中赋予各级政府的限制人群聚集“紧急措施”, 公众有义务普遍遵守,如果故意违反, 造成公共秩序混乱,或者造成传染病流行,应当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然,“一米线”的现实作用,还不止于防控疫情。 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设置短短的“一米线”, 既能降低聚集人群的密度,也规范出行人群的秩序。说实话,由于缺乏规则意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 不少人不愿意规规矩矩地排队。就算是必须排队的场合,也是恨不得人和人紧贴在一起,谁知道拉大了和前面人的距离,会不会有人故意加塞呢?有了“一米线”作为保障,适当的距离更加安全,也更体现文明精神。
一条细细的“一米线”,分量并不轻。当前,为防控疫情大局着想, 有必要依法统一设置“安全线”, 而不是停留在地方倡导层面。从长远看,有必要在全社会进行推广,在全体公众中树立“一米线”的文明理念。如此,可谓善莫大焉。
欧阳晨雨
新闻推荐
湖南工会为支援湖北医护人员送上“湘味湘情” @医疗队员:“辣妹子”上路了
本报讯(记者方大丰)“拜托大家将这批食品交到一线医务人员手上,让他们吃到湘味,使他们更加抖擞精神,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