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董君亚)一份近日发布的《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让今后河南各个地市的营商环境有了评价“标尺”。
据介绍,这份首次由第三方机构评估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对河南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区的营商环境情况开展独立评价,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各地营商环境评价中的成绩及排名。其中,郑州、洛阳、鹤壁排名前三位,而信阳、周口、商丘则依次排名末尾。
“此次之所以‘无保留’公布,是希望能够起到‘以评促改’作用,倒逼营商环境优化,同时也为我们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河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营商环境评价有利于城市和各级政府部门对标先进,找准差距,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格局。
《报告》显示,河南营商环境“中心强,外围弱”的圈层分布格局和“北部与西部较高、东部和南部较低”的区域分布特点明显。尤其是比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河南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依然在路上,面临着区域营商环境差异大、不平衡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在这份关于河南营商环境的报告中,引入了第三方评价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其采用指标构建、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标世界银行指标体系,构建了包含18个一级指标和10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采用了部门调研座谈、企业家访谈等方式采集数据。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记者28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通知,强调湖北省要继续实行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北京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