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最想得到的就是他人的关爱与帮助。《黄帝内经》阐述,生病是因为“阴阳失调、正气不足或过用”所致,既然生病不可避免,我们就该理性看待。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上曾出现一些歧视来自疫区或从疫区返乡人员的过激行为,假设有一天,类似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该作何想?还记得令人谈“艾”色变的艾滋病吗?为了推动艾滋病反歧视,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每年3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对待艾滋病患者尚且如此,更何况仅仅是来自疫区的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钟南山院士的脚步,截至2月17日,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捐款捐物更是不胜枚举。《健康素养66条》第5条提出:“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这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疫情防控与疾病救治的需要。
作为普通群众,虽不能直接参与疫情防控与患者救治,但对于来自疫区或从疫区返乡人员给予必要的关爱与帮助,就是对疫情防控的支持。
只要大家携手同心,战胜疫情指日可待!
(市卫生健康委供稿)
新闻推荐
原创木杉我们是有故事的人-疫情之下-由于医疗资源集中在新冠的防治上,他们求医问药的每一步,在这场劫难中都显得异常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