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气管插管是救治新冠患者风险最高的操作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2-29 12:40   https://www.yybnet.net/

2月28日,武汉,小雨

我所在的金银潭北三病区,收治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较多,因此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有时候刚初见好转的病人,没几个小时又急速进展,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突发严重的呼吸衰竭,为了给病患使用有创呼吸机,甚至更严重的患者,还需要使用ECMO(人工肺)。

对于急诊出身的医生而言,气管插管其实并不算难度很大的操作,然而面对新冠肺炎患者就有些不同了,因为插管时,病人可能会产生可喷溅的分泌物、血液,或者飞沫、气溶胶,这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传染的风险,所以说,气管插管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过程中风险最高的操作之一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医疗队里的周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带头人,担任上海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医师组组长)教授,今年已经66岁了,可是他坚持每天都来查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他还亲自完成高风险的气管插管操作,这让我不由得心生敬佩。

从前我都是在书上读到前辈们为医学事业所做的无私奉献,而今我是真真实实的每天都看到像周新教授这样的医务工作者——不畏风险,兢兢业业,为的就是能够争分夺秒,救治更多的患者。正是在他们的熏陶下,所有人的努力下,目前我们危重症病区已经有34名患者痊愈出院了。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里,我为自己帮助患者的康复贡献了一份力量而欣慰,更为自己成为如此优秀团队中的一员而骄傲!

再接再厉,此战必胜!

【编者按】

从1月25日(大年初一)起,澎湃新闻持续刊登上海护士长潘慧璘在武汉“抗疫”的日记体文章。潘慧璘在大年三十晚随上海首批医疗队飞赴武汉支援,此行共136名医务人员,她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和此次医院领队,与另外两名同事一起,踏上“抗疫”征程。

潘慧璘今年44岁,大家都叫她“老潘”。她个子很高,在人头攒动的虹桥机场候机楼里,记者一眼就抓住了她——一会儿笑一会儿又抹泪。说起前方疫情她并不显得特别的紧张,但是提到家里年事已高的父母亲,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告别总是匆匆。登机前她笑着告诉记者,此行的任务就是当好领队,完成任务,平安回家。

通过与院方的沟通,以不占用太多时间为原则,潘慧璘每天以微日记方式记录工作中的点滴,可能是只言片语,抑或是一段语音。

潘慧璘作为上海力量驰援疫区,代表着上海精神,上海素质,同时,也让我们牵挂136名医护人员在那里的每一天都安好。

(日记或随时被前方的疫情形势打断,一有新的讯息将及时更新)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携手同心 共战疫情

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最想得到的就是他人的关爱与帮助。《黄帝内经》阐述,生病是因为“阴阳失调、正气不足或过用”所致,既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气管插管是救治新冠患者风险最高的操作)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