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形势下,我国如何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了公众关切。
如何有效管控风险?全国边检机关逐一排查、信息共享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3月11日以来,全国陆、海、空口岸的入境人员日均1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八成多。其中,乘国际航班入境的人员日均2万人次。
如何知道哪些入境人员有风险呢?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说,入境人员从境外登机、起飞到入境等关键节点,其信息会有一个提前掌握和排查过程,有关结果将会作为口岸海关检疫部门重点关注和处置的依据。
全国边检机关会对每一名入境人员逐一、认真开展边防检查和询问,查验护照证件。同时,入境人员数据库会根据有关机构共享的信息,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并向各地联防联控机制推送提示信息,实施有效管控。截至16日,全国边检机关共发现在境外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有旅行史的入境人员6.7万余人次,已及时通报入境地的海关部门进行重点检疫。
保证返乡“路上的安全” 运输环节闭环管理
从疫区归国后,不少人员会返回家乡。在这一过程中,确保“路上的安全”,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任务。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杨新宅说,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外交、公安、海关、移民、民航等相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机制,提前组织制定专门运输方案。“根据客流状况,灵活选配大中小型客车,保障运力充足,做到车等人,不能让人等车,避免出现乘客滞留扎堆现象。”他说,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的运输方式,将入境人员从入境口岸直接运送到目的地城市,做到运输环节的闭环管理,切实避免与社会人员接触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杨新宅还表示,在运输过程中,提前规划好行驶路线,“杜绝车辆在中途上下客”。
民航:入境航班按风险分三级防控
中国民航局日前发布第三版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把航班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采取不同防控措施。对于低风险航班,采取检测体温、机组佩戴医用口罩等措施;对于中风险航班,采取合理客舱布局、减少人员流动、检测体温、机组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等措施;对于高风险航班,采取尽量减少服务、分区管理旅客、旅客分散就座、在后三排预留应急事件处理隔离区等措施。(新华社)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武汉3月15日电15日凌晨,4辆来自湖北潜江的大巴车驶入浙江绍兴,72名湖北潜江籍人员回到务工所在城市。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