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防疫变打假”并非黑色幽默

来源:德阳晚报 2020-03-17 09:36   https://www.yybnet.net/

□江德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一名代购在微信朋友圈推销自己近期从韩国买回来的商品。韩国属于疫情严重国家,附近居民认为这名代购没有遵守规定隔离,于是向警方举报,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接到居民举报后,我们立即根据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没有查到该女子的出入境记录。”负责处理此事的民警说,他联系到这名代购的爱人,对方也表示妻子近期没有出国。(3月15日央视网)

邻居本来是想举报代购未按照规定隔离,没想到却演变成了一场打假。所谓的“代购”人在北京并未出门,只是在朋友圈发布虚假信息,令人误以为其去了韩国代购商品。不过,“防疫变打假”并非黑色幽默,不能一笑而过,其仍然属于违法行为,损害到消费者权益。既然“假代购”没有出入境,也就无需隔离,但其“假代购”面目被揭穿,警方还是需要进行调查,看其究竟骗了多少钱财,并依法予以处罚。

目前,我国的疫情形势渐趋好转,但是境外疫情呈现扩散、蔓延态势,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疫情爆发,令我国面临境外输入性疫情风险。基于此种情况,我国加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控制工作,各地纷纷出台防控规定,要求入境旅客需要检测、隔离。比如,根据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从疫情严重地区及国家返回北京的人员,均需要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

疫情困住了普通市民的旅程,也让一些“代购”生意受阻,要想在疫情期间赚钱,要么违反防控规定,要么弄虚作假,无论是哪一种,都属于违法行为,均要接受法律惩罚。此前,就有代购故意违反“到京后应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的规定,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此次,警方也应抓住举报线索,对“假代购”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深入调查,揪出“假代购”背后的利益链条。

“防疫变打假”一案具有典型特征,引起公众关注,亦凸显在防疫期间,也不能忽视消费维权问题。据中消协介绍,疫情期间的消费侵权乱象严重,比如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出行、旅游计划被打乱,想退订商家却不退钱或收高额手续费;复工以后,口罩等防疫用品必不可少,却遭遇高价强制搭售、商家单方“砍单”;微商、朋友圈售假、诱购、二维码诈骗等情况严重等等。

目前,全国各地正处于复工复产阶段,地方政府为促进消费市场复苏,纷纷出台各种优惠鼓励政策,加快刺激消费市场恢复正常发展。此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更要把好关口,积极采取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简化消费维权流程,对疫情期间的消费侵权行为,依法从快从重处罚,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鼓励消费者放心消费,为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海外漂流44天 武汉卓尔 欢迎回家

北京时间3月17日凌晨四点,在外漂流许久的中超武汉卓尔俱乐部按照深圳市政府以及疾控中心要求,全部入住政府指定酒店进行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防疫变打假”并非黑色幽默)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