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苜蓿,苜蓿 自在飞花

来源:商洛日报 2020-03-20 06:04   https://www.yybnet.net/
1

春。阳光明媚可人,风儿轻柔地抚弄,雨水乳汁般流渗滋养,沃野又绿,繁花竞妍。

“掐苜蓿走!”“掐苜蓿走!”人们走向田野,开始了一年的第一次采摘。

初萌的苜蓿嫩嫩地,胖胖地,拙拙地围着宿根吐着一圈新芽。扒开枯枝败叶,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甲掐了一颗颗嫩芽,指缝间也沾染了春天的色彩。这蓄积了整个冬天的饱满柔嫩,只合一个“掐”字。“撅”字,用在苜蓿葳蕤丰茂起来,一攥一把揪取;“割”字,等到苜蓿紫花盛开,茎叶粗硬之际。掐苜蓿,手指捏着那细嫩的不过寸长的芽尖,两只指甲刚刚触碰,听得它们轻轻“嗯”一声,一抹嫩绿就跳跃在了手掌上。

春天里,大自然供养我们的菜蔬,那自生的本真淡然的味道,是苏东坡惬意的那种“人间有味是清欢”吧?苜蓿的“清欢”,于采摘过程,于烹饪期间,于饕客们大快朵颐之时。

2

苜蓿最早从哪儿来的呢?

据《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记载大宛国:“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肥饶地。”可见,苜蓿是张骞出使西域后,由西域传入内地的,是饲牧牛马的天下第一牧草。及至后来,才演变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苜蓿为什么会令饕客们欲罢不能?据资料载:“苜蓿的嫩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维生素A和维生素C。难怪苜蓿这么好吃呢!3

父亲曾是生产队的饲养员。苜蓿开紫花的季节,燥热。他准要拉着架子车去田里割苜蓿。一望无际的苜蓿田里,父亲弯腰的身影若隐若现。苜蓿茎叶被镰刀划破的声音和那股纯粹的厚重的泥土中长出的味道流溢了出来,连同父亲额头脸上滴答滴答的汗水。我奔跑着摘着苜蓿的紫花,在草丛里寻找着会叫唤的蚂蚱。傍晚时分,父亲会和孟伯一起,一个人半跪着擩草,一个人压铡刀,“咔嚓咔嚓”声中,苜蓿的气味又弥散开了。我的童年似乎一直充斥着苜蓿的气味,每每闻到那种气味,我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踏实感,快乐感。

但在祖父那一辈人的印象里,苜蓿不是以美食的形象呈现的。他们在青黄不接,忍饥挨饿的岁月里,能想到的就是偷苜蓿,分享生产队里牛马的饲料而活命。一群人趁着夜色,等着看守苜蓿的人打盹之际,悄悄地潜进苜蓿地里狂撅一阵,小小的粗布袋子还装不到一小半,就被看守苜蓿的人吓得四散逃跑,有人慌不择路,竟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吃苜蓿意味着饥饿和恐惧,是我没有想到的。

当鸡鸭鱼肉吃腻的时候,我家先生做了一件“丢人”的事。楼上住着同事一家。同事的母亲在做饭,翠绿绵软的苜蓿随着黄灿灿的熬煮得烂熟小米翻滚,“饭真香的,我能吃一碗不?”我第一次看见先生向人“讨饭”。

4

采摘苜蓿的野地,离鹦鹉寺公园很近,公园内有塔一座,上书”博望“两字。原来这公园是纪念张骞出使西域而建,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民间相传汉武帝为表彰“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伟大功绩,在骊山西麓的鹦鹉谷封地四百八十亩,用于种植培育从西域引进的石榴等物种,其中就有苜蓿。

我不禁思索,撒在这片土地上的苜蓿的种子,是张骞跋山涉水从遥遥万里带回来的吧?它们从汉代历经漫长的时空,绵延至今,顽强地活了两千多年吗?历经战火硝烟,风霜雪雨,牛羊啃食,奔马践踏,竟一代代生生不息,青了又黄,枯了又绿。

让人不禁赞叹生命的张力,生命的坚忍顽强!

那些曾经依赖苜蓿饲喂的马儿们呢?

它们已化为公园里一座座石雕。那是汉武帝从大宛国所得汗血宝马?唐玄宗的“玉花骢”和“照夜白”?抑或是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的坐骑?

5

凌晨,夜雨悄悄地洒落了。

掐过的苜蓿又该在雨后长出一茬新绿了吧,苜蓿一生,可以刈割一至十三次呢!

新闻推荐

观 点 1+1校外培训变网课 价格争议实质是程序背离

观点1+1□蒋璟璟受疫情影响,教育部门陆续发文,要求暂停线下培训活动,并鼓励尽可能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苜蓿,苜蓿 自在飞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