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高峰刚过,国外疫情“倒灌”风险又至。河南郑州市日前通报一起 “一人害一城”案例令人警醒:患者郭某鹏于3月11日被确诊为该市首例境外输入性病例,其隐瞒境外旅居史,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已被立案侦查。在这起案例中,郭某鹏先从国外飞到北京落地,返回郑州后隐瞒了境外旅居史,3天后才被当地发现去过国外。但这3天中,郭某鹏没有隔离,多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密切接触者多达24人。此前郑州市已连续10多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一个人的无知与任性,打乱了一座城市的防控节奏,害己又害人。
梳理多地的输入性确诊病例可见,目前阻挡境外疫情输入的“防控网”还不够细密,比如有些人通过瞒报就能躲过防控措施。浙江的王某某、叶某等6人,北京的廖某君等8人,其实在国外都已有咳嗽、头痛、发热等症状,入境时故意隐瞒健康状况,就蒙混过了关。
针对个人入境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入境人员主动如实申报健康登记,自觉配合落实居家或集中隔离措施。另一方面对故意隐瞒旅居史、病情以及违反隔离规定的,必须依法严肃惩处,以儆效尤。
严控境外疫情输入,关键要在防控机制上综合施策。首先依法严格开展出入境检疫,做好健康检测,无差别地实行医学观察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其次推进入境疫情防控“数据共享、人员处置、防控合作”机制,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化的防控体系,决不让瞒报得逞。此外,还要推动防控关口前移,督促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强管理,掌握员工出入境动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刘怀丕
新闻推荐
新华社银川3月19日电(记者谢建雯)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18日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