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国学堂 说“祭”

来源:西安晚报 2020-03-29 05:28   https://www.yybnet.net/

“祭”,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的右边是一只手(又),左边是一块肉,中间的小点,则表示肉块粘连的血滴。整体字形意在表示,上古先民用刚刚宰杀的鲜肉献祭于祖宗神灵;金文省却了表示血滴的小点,却在下方增加了一个代表供桌或祖宗牌位的“示”字,强调了献祭的主体和方式;小篆秉承金文,形体美观,构形更为匀称;楷书缘此写作“祭”。

“祭”的本义指用肉块供献祖先神灵。说到“祭”字,人们一般会认为它与悼念逝者、缅怀先祖、祭奠神灵有关。

比如清明墓祭。墓祭也叫扫墓,是清明亘古不变的主题。据《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至唐代,墓祭遂成为社会的重要风俗,朝廷还发政令将民间墓祭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宋以后,寒食与清明合一,墓祭便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古时,清明祭祖扫墓,人们要扶老携幼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再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然后进行祭拜。除墓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庙祭等。清明扫墓传承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此外,在祭扫对象上,人们不再仅仅只是祭奠自己的先祖和亲人,还包括祭奠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以及中华民族的祖先(如黄帝、炎帝),其思想内涵更为深远。

再比如国家公祭。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了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

又比如民俗之祭。流传较广的祭灶,是中国百姓对灶神的信仰。还有祭月,早在夏商时就有祭拜月神的习俗。至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也逐渐影响到民间,直至现代,每到中秋,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行祭月拜月之礼。民俗之祭还有不少,如祭河神、祭山神、祭蚕神、祭社神等。

“祭”与“祀”同义,只是古人对两字做出分别:“天神称祀,地衹称祭”,意谓祭祀天神称“祀”,祭祀地神称“祭”。现代汉语中,“祭”“祀”常常连用,表示纪念并求保佑。

(梁文俊)

新闻推荐

铁路入汉通道开启

昨日,汉口火车站,警务人员身穿防护服在出站通道维持秩序。当日零时起,武汉轨道交通逐步恢复运营,17个铁路客站恢复办理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桃柳争春”壮罐2020-03-29 05:26
评论:(国学堂 说“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