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对话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在节目中正面回应“疫苗阴谋论”。 央视截图
白岩松专访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央视截图
看本文视频扫二维码
4月9日,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接受了《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的专访。针对中国防疫成果、“比尔盖茨阴谋论”以及疫苗研发等系列问题,比尔·盖茨作出了解答。
关键词1 武汉“解封”
问: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如何评价这一消息?
比尔·盖茨:中国的整体确诊病例数量,尤其是武汉,现在已经非常低,这是很好的消息。我相信在严格隔离期间,大家经历了很多困难,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祝贺,隔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现在才有空间考虑恢复部分工作和学习。
关键词2 如何防疫
问:美国的确诊病例数已超过了40万,纽约超过了14万。接下来,美国应采取哪些措施去防疫?
比尔·盖茨:城市的情况要比其他地方困难得多,因为城市有很多国际旅客,出现输入病例的可能性很大。由于各种原因,纽约没能更早地采取行动,但它的行动速度现在已经大大加快,我们一家名为“IHME”的合作伙伴正通过建立模型,帮助纽约了解疫情多久之后到达最高峰、应对疫情需要多少呼吸机,我认为确诊病例数很有希望从本月底开始下降,然后到5月底大幅下降,前提是人们遵守所有社交距离规则,因为这些规则是他们之前从未遇到过的。但是,美国很多地方的病例数在增长,尤其在社交距离规则执行不力的地方。
关键词3“疫苗阴谋论”
问:在美国,有一些网友甚至攻击您,说病毒是从您疫苗研制过程中出来的。面对“比尔·盖茨阴谋”,您在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
比尔·盖茨:我觉得这挺有讽刺意味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尽全力帮助世界、做好应对疫情准备的人来说。我目前已经捐出十几亿美元,用于资助研发应对传染病的工具,并尽力在全球解决传染病问题,包括可能造成大流行的传染病。但眼下的情形有些疯狂,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匪夷所思的谣言。此次疫情表明,无论是个体之间还是国家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为了遏制全球疫情的蔓延,我们需要寻找最得力的人员、最有效的疫苗、最有效的药物,我们不能只为了服务某个国家,而是要为整个世界着想,包括那些缺乏疫苗研发和生产资源的国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帮助这些国家。
虽然有很多互相攻击的声音,但总体而言,人们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
关键词4 疫苗研发
问:您的基金会下有很多非常棒的流行病专家,(有着)疫苗早期的开发以及资金,现在整个疫苗的研发走到了哪一步?在如何行动?
比尔·盖茨:我们一直有一个平台,从事RNA(核糖核酸)疫苗研发,到现在已有8年多时间,这个平台很有潜力,无论是研发新疫苗的速度,还是大量生产疫苗的能力都很好。目前平台上有四家公司,专注从事RNA疫苗研发,但我们还需要支持四五家利用传统方法研发疫苗的企业,因为每节约一个月,哪怕一天,对世界来说都能带来很大不同。一旦我们能够大规模生产新冠病毒疫苗,就能够减少大量死亡,避免数万亿的经济损失。我们不能只试一种,必须同时尝试多种可能的疫苗,全球目前在疫苗研发上做了很多努力,盖茨基金会将从全球范围挑选八到十种有潜力的疫苗,全力推进它们的研发。这样才能找到至少一两个安全性高、易于生产且有效性强的疫苗。
关键词5 疫苗接种
问:如果有一天能够彻底解决这次疫情的疫苗研发出来了,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相当多的人用不起怎么办?
比尔·盖茨:疫苗应当能够触达世界上的每个人,这也是盖茨基金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在资助创新机构研发这些疫苗时,要求他们承诺不是为了谋取利润,或者说不是为谋求可观的利润,因为这属于应急类型的需求,对利益的追求不应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最终研发出(新冠肺炎)疫苗的公司,会赢得很大声望,这也将有助于公司,利于它们的平台去攻克其他的疾病。而我们要做的是力争把(疫苗)的价格降到最低,同时也将为疫苗采购筹措资金,从而让世界所有人都得到接种。
关键词6 疫情感受
问:五年前的一次演讲中,您曾预测会有一次大规模的流行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直觉?疫情真的来了,您的心情又如何?
比尔·盖茨:2015年那次演讲的目的,是鼓励世界在下一次流行病到来之前做好准备。我当时说,如果我们不做好准备,全球可能会有30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万亿美元。遗憾的是,这次疫情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我当时的预测。所以,我提出投资开发新的诊断工具、新的药物和快速开发疫苗的能力等关键目标。然而这些目标并没有实现,这令人有些遗憾。经过这次疫情后,各国将共同努力加大相关投入,我期待相关工作和创新能够顺利,让我们为下一次疫情做好准备,也希望我们不会再经历同样的悲剧。 据央视《新闻1+1》
新闻推荐
近日,重庆市永川区决定,表彰永川区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十大标兵。据悉,这十大案例是“‘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助力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