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记忆中的手抄本

来源:各界导报 2020-04-13 00:59   https://www.yybnet.net/

自己有了手抄本,便与同学“换抄”,不到半年,我抄完了《叶飞三下南京》《13号凶宅》等十几本。至今清晰记得,有一次把自己抄的《地下堡垒覆灭》借出“换抄”,还回来却是另一种抄本,许多细节也与自己的抄本不同,又读出不同的感受。

□周铁钧

清理书架,翻出一本牛皮纸封面的手抄本小说《梅花档案》。上面写着:抄于1974年5月6日—19日。再看内文密密麻麻的钢笔字,即刻想起40多年前的文革岁月。

1974年我读中学,有一次,和同学借得一册手抄本《一双绣花鞋》,刚看几页,就被故事中阴森的老宅、幽谧的石阶、神秘的绣花鞋深深吸引,那晚一夜没睡,连看三遍,因借时有约:第二天上学必须归还。后来几天,满脑子都是《一双绣花鞋》撼人心魄的情节:侦察员沈兰打入特务头子林南轩家;获取破坏山城的机密计划;搜寻放置炸药的图纸……想到故事的紧要关头,恨不能马上把书拿来再看一回。

没几天,又从同学手里借到手抄本《阴阳铜尺》,故事更加离奇、精彩,而且同学要去乡下串亲戚,二十几天才回来。时间如此宽松,我何不也抄下来!于是买来白纸裁订成本,准备抄写。

但去哪里抄成了问题,父母绝不允许在家抄这种“禁书”,当时,传看手抄本轻则要受批评教育,重则要挨批斗、劳动教养,我亲眼见有个同学看手抄本,被老师发现当场夺去撕得粉碎。

找来找去,发现图书馆阅览室是个好地方。那时的图书馆,供阅览的仅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几份报刊和领袖选集、语录,很少有人光顾。我把手抄本拆开,带到阅览室十几页,坐在角落的桌前,把拆页压在一张《人民日报》下面,白纸本第一页抄几行“报纸”,翻过一页写“手抄本”,发现有人注意,立即全移至“报纸”,这样抄了两周,一本86页的“大工程”终于告罄。

自己有了手抄本,便与同学“换抄”,不到半年,我抄完了《叶飞三下南京》《13号凶宅》等十几本。至今清晰记得,有一次把自己抄的《地下堡垒覆灭》借出“换抄”,还回来却是另一种抄本,许多细节也与自己的抄本不同,又读出不同的感受。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各种手抄本陆续正式出版,我相继在书店买到曾抄过的《远东之花》《一缕金黄色的头发》《一百个美女雕像》等,读过发觉,情节、内容远比手抄本连贯、丰满,才知手抄本在传抄中,有人丢节删章,弄得残缺不全。比如《第二次握手》,手抄本不到10万字,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原著是25万字。

流年如梭。想当年那种刻苦、执着的抄写,虽然冒有风险,但给了我莫大的乐趣,也缔结了我一生书缘,奠基出较为扎实的学风,也算得上“受益匪浅”。

新闻推荐

武汉水运逐步回归“正轨”

4月12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阳逻港加紧装载作业。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因“封城”积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宅”相思2020-04-13 00:42
评论:(记忆中的手抄本)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