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3日上午10:30,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葛平、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介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澎湃新闻记者现场提问,为了促进线上经济这种新业态、新模式的健康发展,市场监管局在市场准入、日常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哪些新的探索和尝试?
据陶爱莲介绍,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方式,为线上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的无纸化、日常监管中的信用修复和轻微违法的免罚清单。
首先,率先在全国实现电子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为企业“无纸化”经营创造可能。企业在开设成功后,可以通过全国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下载电子营业执照以及电子印章。申请成功后,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登记注册、年报公示、涉税事项、“五险一金”等各类业务,大大地提高了企业开办的便利程度。
截至3月底,本市共有市场主体274.35万户,同比增长6.8%。就3月而言,新设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总量达到1884.28亿元,增长了16.5%。
此外,还优化了“三品一械”广告审批程序,完善“一网通办”全流程服务,在线提供办事指南、进度跟踪、结果反馈。开通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线上申请通道”,特种设备一般作业项目及焊接作业项目可通过“一网通办”、上海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系统进行线上申请。
上海市场监管局近期还推出了第一代专门服务企业年报的聊天机器人,帮助企业在线解答申报过程中包括股权变更、对外投资、资产担保等各种填报问题,这在全国市场监管范围内属首创。
其次,推出“零跑腿、零见面”的信用修复机制,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机遇。市场监管局制定了9条助力复工复产的信用修复政策。特别对生产经营疫情防控物资的重点企业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只要企业提交的申请及其相关证明材料齐全,书面承诺公示的信息和提供的资料真实、合法、有效,就采取筒化流程帮其尽快移出异常名录。
比如,闵行一家企业因年报填报有误被列异,签订合同时被相对方质疑信用。我们综合其往常信用良好,没有违法记录等因素,通过不见面审批,帮其移出异常名录。截至目前,全市共移出异常名录的企业,共有9461户。
再者,落实“免罚清单”,为企业发展减轻负担。对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不予处罚。尤其对一些“无心之过”,采取容错机制,尽量减小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对企业招投标等重大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3700余件,其中不予处罚决定的案件达400余件,主要涉及广告用语不规范、未明码标价、标签不符合规定等轻微违法行为。
“当然,在包容监管的同时,对侵害重点企业名称权、名誉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陶爱莲表示,今年以来,累计查处保护企业名称权、名誉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的案件200余件。(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小记者二十五中附小三(2)班覃杨峻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灰蒙蒙的天空给人们带来更多哀愁。今年的清明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