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没完全结束假期出行需注意安全
伴随疫情态势持续向好,部分旅游景区陆续开放,以户外为主的文旅项目需求大幅上升。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户外历史遗迹、山岳、古村落等旅游目的地最受欢迎。
与此同时,国内民航客运也有望迎来客流高峰。来自同程旅行的数据显示,自4月1日以来,有关“五一”假期机票的搜索量,呈现出稳定上涨趋势。进入4月中下旬,假期第一天由上海、杭州、苏州、深圳等东部城市前往中西部城市的热门高铁线路车票陆续售罄。同时,假期最后一天由中西部城市开往东部城市的车票也出现了“一票难求”现象。
此外,受游客出行热情高涨的带动,热门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特别是自驾住民宿的旅游方式,因可减少与陌生人接触,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途家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民宿平均提前预订天数比去年早了10天,预计“五一”期间民宿订单量增速在60%以上。
当然,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假期出行仍要注意安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表示,消费者出游前应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官方信息,同时尽量选择以户外、自然、乡野为主的景点,减少密闭空间的感染风险。
“假期出游应特别留意目的地城市的疫情防控政策,认真配合酒店方做好各类防疫检测工作,若非必要尽量不去高风险地区旅行。”王笑宇说。
预约入园方便安全
清明旅游市场恢复超出预期,让旅游业对“五一”假期充满了期待。相比以往假期出游经常会遇到涨价的情况,因今年“五一”假期处于疫情之下,所以整体价格会有所优惠,甚至有不少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各地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福建厦门A级景区在6月30日前免费开放,包括鼓浪屿风景区、集美鳌园、天竺山森林公园等热门景区;浙江绍兴有50家A级景点景区门票全免,游客凭身份证(港澳台地区游客凭相关证件)就可以游玩参观。
值得注意的是,免费不等于免票,更不等于景区景点完全放开。
4月15日,文旅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要坚持防控为先,实行限量开放、有序开放,严防无序开放。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
同时,《通知》还要求,旅游景区要建立完善预约制度,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严格限制现场领票、购票游客数量,做好游客信息登记工作。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5000家景区可在线预约入园。
“随着接待量的下调,消费者务必要提前查询相关信息,预约出游,保障安全。”王笑宇认为。
同时,王笑宇还表示,预约制后续会对市场起到深远影响,“景区实行预约模式,限流只是表象,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智慧化的手段,获得游客移动、聚集的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资源保护效率、游客满意度及景区管理水平。未来,还可以考虑通过价格手段、营销方式和产品模式,平衡淡旺季的客流差异”。
酒店民宿需做好消杀
虽然各大景区、酒店都对游客翘首以盼,游客也恨不得立刻享受假期游玩的快乐,但疫情尚未结束,各地的防控措施仍不能松懈。
3月份以来,不少地方已经提前在景区限流、入园检查等方面进行了部署。例如,各地纷纷启用了红外测温摄像头、智能测温AR眼镜等设备,通过无接触快速测量体温,加快游客通行速度。
当然,游客也应该戴好口罩,配合检测。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承担起文明出行、助力疫情防控、保护自身与他人安全和健康的社会责任。
此外,游客对住宿安全也格外关注。美团用户调研数据显示,在准备预订酒店的用户中,有91%更关注防疫消毒清洁、酒店员工健康等情况。同时,在美团民宿平台上,用户对“卫生、消毒、清洁”等关键词的咨询量,也比疫情前激增了470%。
对此,途家民宿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李珍妮表示,民宿从业者要更加注重疫情防控,在旅客咨询房源信息时,应提前向旅客询问入住人数、户籍和预订目的。如客人不是本地户口或来自疫情高发地区,应高度警惕,必要时可以告知旅客可能会被社区要求隔离观察。同时,对每一位入住旅客测量体温,了解客人健康
情况。
此外,王笑宇还提醒,旅途中最大的风险点其实是摘下口罩,特别是用餐的时候。因此他建议用餐尽量以自带或外卖为主,避免堂食。
专家支招如何防护
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安全出游,各地各景区陆续出台了相应措施,那么对于市民而言,“五一”小长假出游又该如何做好防护呢?来看专家支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建议市民“五一”假期出行多选择室外场所,人群聚集时需要戴上口罩。“五一”假期活动应该以室外旅游为主,建议自带干粮,或者选在宾馆房间里自己吃饭。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不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出游。如有出行安排,途中要做好防护,如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据《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