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天津7月14日电 快“入伏”啦!今年7月16日进入“头伏”。专家提醒,“入伏”后,全国多地进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要注意防暑降温,平安度过“苦夏”。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常用一些简要的词语表示冷、暖、干、湿等气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二十四节气的不足,如“三伏”“三九”等。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所谓“三伏”是头伏(也叫初伏)、中伏(也叫二伏)和末伏(也叫三伏)的总称,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按传统历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那天)为头伏(10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10天)。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7月16日至25日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24日为末伏。由于中伏有20天,所以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
新闻推荐
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打造政务服务“金字招牌” 郭亨孝赴市政务服务中心调研
本报讯7月14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赴马踏洞新区市政务服务中心,调研运行情况。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大楼,郭亨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