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时任世界书局编辑的散文家徐蔚南,正在策划出版一套大型的、全方位的学术类普及读物。在这套丛书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我们知道,青年们对于一切学术都想去下一番功夫,可是没有适宜的书籍来启发他们的兴趣,以致他们求知的勇气都消失了。”
为了把各种学术通俗起来,普遍起来,使人人都有获得各种学术的机会。徐蔚南邀请了当时诸多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甚至是力学方面的专门研究者,一起来编写这套书。而当时,作为我国神话学研究第一人的茅盾先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欣然接受了邀约,编写了这部面向广大读者的北欧神话普及书。
对于全书的内容质量和特色,身为编辑的徐蔚南也颇为自豪地表示:写得非常浅显且有味,青年们看时,绝不会感到一点疲倦,所以不仅可以启发他们的求知欲,并且可以使他们在极经济的时间内,收到很大的效果。
从徐蔚南的评价中不难看出,茅盾先生写的这部《北欧神话》,是一本相当亲民的“大师小书”。说起茅盾,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印象当中,可能还停留在茅盾文学奖、白杨礼赞、教科书认证的文学家……诸如此类的标签上。却殊不知,茅盾先生还有另一个当之无愧的头衔,那就是我国神话学研究领域的“中国第一人”。他是第一个在中国译介神话故事的翻译家,第一个在大学开设神话研究课程的学者,以及第一个系统编写神话普及读物的作家。
而在所有的外国神话研究中,茅盾先生又似乎特别青睐于“北欧神话”:虽然他同样译介了不少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但有系统地整理神话谱系,并编著成书,却唯有《北欧神话》这一本。众神之王奥丁、众神之后弗丽嘉、雷神索尔、火与恶之神洛基等在书中各有自己的章节。茅盾表示:现存的北欧神话的躯壳,与耸然的斯堪的纳维亚群山一样粗朴而巨伟,北欧的神都是庄严、正直、博大的。如果我们说希腊神话是“抒情诗的”,那么,这北欧神话便可说是 “悲剧的”,和散漫的希腊神话迥然不同。在茅盾看来,北欧的神话,才是真正能称得上是“庄严”的神话。
这样一个庄严的神话,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成了奇幻作品的源头。数不清的作品中,出现了北欧神话的影子,如《魔戒》三部曲、《尼伯龙根之歌》《冰与火之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差一点就失传的神话,如今几乎渗入到各个不同的文化领域之中:小说、电影、动画、游戏……几乎无处不在。时至今日,北欧神话焕发出了比希腊、罗马神话更活跃的生命力。年轻的一代,无论是因为漫威电影,还是因为FGO的手游,他们都开始对北欧神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可能是茅盾先生自己都未曾料到的事。
新闻推荐
受近期强降雨影响,长江重庆段迎入汛以来最大洪水。海事部门对长江上游部分江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保障航运安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