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的新闻引起各界人士广泛关注。该新闻的内容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撰写了一篇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论文,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该论文涉及的内容非常专业,采用的研究方法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一个小学生能在如此专业、尖端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本来就令人匪夷所思;而这篇显然超出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论文竟然还能堂而皇之获奖,更是让人大跌眼镜。经过媒体挖掘,该小学生的父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的身份浮出水面。
近年来,教育界作了一些打破唯分数论的尝试,鼓励学生从事兴趣研究、提高综合素质,不少地方在小升初、中考、高考中或明或暗地制定了一些加分规则。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削尖脑袋打起了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加分的主意。如一些家长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孩子的名义发表,一些家长利用职权安排孩子“搭傍”科技人员从事科研活动,还有家长通过安排孩子跟顶尖体育生搭档从事双人或多人项目获得成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初衷,更是在向孩子灌输弄虚作假、不当得利的歪风,不但对孩子的三观产生极坏的影响,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人生公平的起点,也是老百姓的关注点和敏感点,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亵渎。目前,研究癌症获奖小学生父母所在单位已经成立调查组,正在对此事作深入调查,估计不久就会有公平公正的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相信这一事件引起舆论关注后,今后类似做法得逞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奉劝那些想通过歪门邪道为孩子“铺路”的家长,早点打消念头。
新闻推荐
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7月19日消息,上海市卫健委今早通报:7月18日0—24时,无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