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党建引领 多网合一 筑巢引凤 东城街道 走好精细化社会治理【东城路径】

来源:东营日报 2020-08-12 16:1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晓琳

今年夏天,东城街道金水北区广场西侧的“福园”成了社区标志性景点。月季花、芙蓉花、芍药花开得鲜艳,桃树、樱桃树、苹果树枝繁叶茂,引得蝴蝶飞舞、居民流连。

“福园”的“园长”不是物业公司,而是39号楼居民赵远福,园子里的花是他和“金水大妈”志愿服务队的“大妈”一起认养的。通过发起“绿地认养”,社区彻底杜绝了私栽乱种现象,居民还用美丽的花草打造出一座座小花园。自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以来,金水社区在绿化、卫生、治安、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有目共睹。

金水社区的社区治理成果,可谓东城街道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升社区人文温度的一道缩影。去年以来,为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创新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改革攻坚,东城街道以党建引领激活社区“微网格”,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努力趟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细化社会治理“东城路径”。

“好班子”带来“新气象”

党建引领建强街道社区组织肌体

新时代新起点,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才能改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城市治理者必须答好的一张时代考卷。

摆在东城街道面前的这张考卷,题目相对复杂。作为全市中心城区,街道人口26.53万人,下设30个城市社区、1个农村社区、5个村、1处商贸园区,是人口密度最高、体量最大的街道。过去由于多头管理等原因,各类资源“五指不成拳”,为民服务质效难以有效提升。

2019年,东城街道打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攻坚战。“不怕烂摊子,就怕软班子。”这句话凝聚起以“党建引领”“班子建设”作为社会治理总抓手的共识。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成为突破口。街道工作人员表示,依托“街道党工委——— 社区党委——— 网格党支部——— 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街道将内设机构从31个减为“七办五中心”,科学划分30个城市社区,社区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结合社区规模调整,街道对部分社区书记、副书记岗位实施竞争上岗,选出敢担当、能实干、政治素质好、群众感情深的好书记,管理队伍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大为改观。

“我每天在楼下散步时发现,一直有一班人走街串户、解决问题,他们身上有股正能量。”金水北区居民常红发现,小区环境在不知不觉中焕然一新,原来是街道党小组包靠负责人、社区党委书记带着网格员、志愿者干的。社区党委书记刘关山说:“带着满腔热情去解决居民的烦心事,社区工作没有干不好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自愿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街道还摸排出基础设施薄弱、脏乱差现象突出的背街小巷,退休党员、热心居民担任“街巷长”,“老大难”变成了“邻里乐”。

“微网格”撬动“大治理”

多网合一凝聚基层治理“眼和手”

在社区基层,“网格化管理”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的有效路径。东城街道广泛吸纳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的“眼和手”。街道党组织就建在“网格”上。通过组建网格党小组,网格员党员、物业公司党员、志愿者加入网格党支部,在职党员干部“进网包片联户”,一“网”兜起大小事。

“共商议事会”让居民有声音。在30个社区,每月选取一天邀请居民代表参与社区决策,快办了一批居民关心关注的老弱病残服务、四点半学堂设置等问题,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管理者”。

“红马甲队伍”让居民有行动。兴盛社区的“五警一律一老”矛盾纠纷共调机制,邀请民警、法律顾问、德高望重居民一起化解治安纠纷。还有金水社区“党务+警务+社务”融合发展模式、丽日社区“蓝臂章巡逻队”……东城街道已有2000余名“红马甲”,警情发生率持续下降。

“社创邻里+”让居民有舞台。为了改善城市社区居民较难找到归属感问题,街道推出“社创+”“邻里+”计划,专业社工团队围绕助老济困,回应民生需求;吸纳“草根能人”500余人,成为解决居民难题的“钥匙库”、改善社区治理的“智慧库”。

“网格管家”实现智慧治理。街道开发“社区网格管家”线上平台,形成“警员+网格员”掌控数据、“公安数据+网格数据”服务平安建设高效运作格局,以微网格“小自转”撬动社区管理“大公转”……

“创新路”要穿“合脚鞋”筑巢引凤构筑“社区服务共同体”

东城街道独特的地理位置,意味着这里拥有最丰富的共驻共建资源,街道时刻不忘自己的这一优势。

街道通过建立“党建联盟”聚集共建力量。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及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负责人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实行联席会商、群众评议,每季度研究治理大事,解决小区停车难、地下室私改、失管小区管理等民生问题。

通过开展“党员报到”充实基层力量。推出了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市区直党委党组织、党员落地在一线,服务进社区,领导带头到社区做调研、讲党课、解难题,机关党组织进社区签协议、定计划、谋发展,市、区两级党员走进小区亮身份、作承诺、领项目,真正实现“同在屋檐下,都是一家人”。

考虑到街道辖区商圈、楼宇密集,街道专门设立楼宇“商驿站”等红色服务站点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成为服务商圈楼宇的“店小二”,有效解决了流动商贩安家、商圈秩序混乱等难题。

“社区治理,不能简单粗暴,必须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社区管理的难点、痛点也不能靠‘堵’,而应该以‘疏’为主。只有我们在处理基层问题时‘走心’,才能凝聚民心、贴近民心。”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飞表示。

通过做强网格、做实平台、做大队伍、做优服务,东城街道共建共治共享的“服务共同体”网状治理模式初步形成,使多元力量充分整合、基层治理聚智增能,原本的“单兵作战”变为“组团服务”,奏响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全民合唱”。

记者感言

基层治理“走心”方能“走实走深”

现如今,越来越多社会管理者发现,针对社会治理的“痛点”顽疾”,简单粗暴的“堵”,收效甚微;灵活巧妙的“疏”,事半功倍。

疏通难点,如何做到灵活巧妙?需要“走心”,更要“用情”。正如那位基层管理者所说,带着满腔热情去干,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干,设身处地站在居民角度考虑问题,解决好居民的烦心事、堵心事,基层治理工作没有干不好的。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处理基层问题“走心”“用情”,才会不拘一格、创新思路,才能凝聚民心、传递温度。只有用心把基层工作“做通、做细”,我们的社会治理方能“走实、走深”,社会方能安定,百姓才能幸福。

新闻推荐

鲁迅与螃蟹

◎周惠斌每当秋高气爽、菊黄蟹肥时节,鲁迅总会选购肉质鲜嫩的螃蟹,邀约亲友一起细细品尝。《鲁迅日记》中不乏吃蟹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党建引领 多网合一 筑巢引凤 东城街道 走好精细化社会治理【东城路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