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飞雄
每当夜幕低垂,身为游子的我独处一隅之际,眼前总会浮现当初与母亲唠嗑的场景。在家中,母亲的“唠叨”时常在家人的耳畔回荡。时光流逝,我亦为人父,年近不惑的我渐渐读懂母亲,那些看似絮叨的言语背后,藏着的其实是深深的爱。
上小学时,天性贪玩的我写完作业后,总会跑到村里小伙伴的家中玩耍,兴之所至,屡屡忘归。那时通讯不便,母亲只能走访遍寻,不大的村庄里留下了母亲密集的脚印。次数多了,她便一遍遍提醒我:“作业写完可以玩一会儿,但要记得早点回家!”后来,我记住了这句“唠叨”,还没等到母亲开口,我便接过她的话头:“知道啦,早点回来,放心好了,一定不会超过九点。”说完哈哈一笑,做个鬼脸便推门离去。母亲无奈地笑笑,任由我轻盈的脚步滑过她的身边。
考上大学后,我从生我养我的故土去到省城,母亲的唠叨也便随着电波明朗地传至耳际。“娃,你一个人在外地,记得好好吃饭,认真学习。天冷记得添衣保暖。”紧接着,还有那句“吃亏是福,与人为善。一定要和同学处好关系。”夜深人静时,我时常回味起她电话里唠叨式的教诲,它蕴含了一位母亲的牵挂和善意。
大三假期,我投奔远去海南的父母。也是在此年某日,我听到了母亲有生以来最炽烈的唠叨。那是个天朗气清的日子,薄暮时分,朋友开车带父母和我到海滩游泳。下车后,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换好泳衣后迅速投入大海的怀抱,享受海边的迷人风景和海浪的温柔洗礼。不觉间,畅游其中的我距海岸越来越远。只见岸边的母亲焦急万分,她站起来,手舞足蹈地,像是一位指挥官:“娃,往回游!往回游!”她声嘶力竭的呼唤声漫过泳者们的头顶,抵达我的耳际。那一刻,我似乎看见母亲脸上写满的担心和焦急,便迎着风浪,奋力向岸边游去……
疫情期间,我和妻儿因故滞留于邻市的岳父母家。母亲在微信中每每提醒我:“没事千万不要出门,出门一定记得戴口罩。”那段特殊时期,我和父母互相打气,加强锻炼,注意防护,最终安然度过。
如今,母亲已然在时光中慢慢老去,一道道皱纹爬上额头,走路也有些蹒跚。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唯有不变的就是对我们的唠叨依然如故。世间有千万种语言,母亲的唠叨也许是其中最美的语言,长大成人的我总是乐意去听,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无私而执着的爱。正是因为母亲的那些唠叨,我成长的道路才不孤单,不彷徨。
新闻推荐
新华社重庆3月4日电春日里阳光明媚、花开正艳,在重庆市黔江区土家十三寨里,伴着悠扬的木叶情歌,20多名土家族群众身穿民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