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以“密薪制”对抗监督 实质是权力异化

来源:成都商报 2021-03-19 01:00   https://www.yybnet.net/

密薪制的滥用,说到底是企业管理失范所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日前发布了一篇文章《“密薪”背后藏腐败》,文章提到,源自西方的“密薪制”,在人民银行系统部分直属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出现有人借“密薪制”谋取私利,先给自己“亲信”多发奖金,后又通过索要或通知到消费现场“买单”等方式将多发的奖金“回收”;有人将薪酬分配作为维系小圈子的“筹码”,奖金只给“圈里人”;有人把“密薪制”作为对抗监督的“挡箭牌”,面对各种巡视、检查时,动辄以“密薪制”为由,拒绝提供薪酬等情况。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年代,个人获得追求更高收入的权利,哪里工资收入高,人就流往哪里,企业为了留住核心员工,也自然会想到员工工资收入的保密制度。同时,在薪酬谈判中,个人也要对自己的“身价”和“筹码”进行保密,以便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基于此,不打听他人收入,也就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文明习惯”。

但对管理规范的企业来说,薪酬保密必须遵循“薪酬制度公开,个人薪酬保密”原则。薪酬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鼓励什么,发展什么,薪酬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薪酬制度因薪酬战略而定,这些信息,当然是要让全体员工知道企业和自己的努力方向。

而《“密薪”背后藏腐败》所揭示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在这些问题人士看来,薪酬战略可有可无,薪酬制度可以任意拿捏。

只是,有战略、有制度,公开了,就是对相关人等的制约,他们上下其手的胆量和好处就没那么大了;有战略、有制度,却得不到执行,只能说明内部监督机制付诸阙如。

对管理规范的企业来说,密薪制再密,它的决策权绝不会只掌握在一个人或两三个人手里,它也存在有效的制衡机制。涉事单位密薪制的滥用,说到底是企业管理失范所致。

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企业发展的制度,反而让企业离心离德,根本原因还是有人利用手上的权力,对这项制度进行恶意篡改,使“小圈子”的“人身依附关系”堂而皇之,真可谓以改革之名,行倒退之实。要让密薪制走上正道,首要的办法还是规范权力运用。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任大刚

新闻推荐

文旅部:景区游客接待上限由当地防疫形势确定 不搞一刀切

文旅部网站3月18日发布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1年3月修订版)》的通知。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以“密薪制”对抗监督 实质是权力异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