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光是在低矮的小人书铺里度过的,自己可怜的零花钱心甘情愿地“留”在了那里,换来的是收获和满足,更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
9岁时的寒假期间,第一次随父亲走进市图书馆,立刻对一排排柜子里的小抽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又一个拉开来看,满满排列着都是用于图书索引的小卡片。还有高大宽敞的房间、大厅光洁的地面以及彩色的花纹图饰。对图书馆最初的感觉便是它的安静、肃然和整洁,远不如那热闹喧闹、琳琅满目的小人书铺吸引我。春节过后,我揣着刚刚得到的两元压岁钱,步行半个多小时来市里最大的新华书店,带着惴惴不安的快乐,自作主张买了《中国古代传说》和《小矿工》两本书。这是平生第一次买书,“理所当然”受到母亲严厉的斥责:余下的钱全部没收,其实等于没受责罚,压岁钱原本就是要上缴的。
初中时,我获准可以翻阅父亲的藏书,多是艰涩枯燥的专业书籍,有限的几十本文学书也大多不成套。同学之间也相互传借一些书,但从不敢把父亲的书拿去交换。一再恳求下父亲再次带我来到图书馆,这一次看到了外借处书架上那满满的书,直看得心花怒放、眼花缭乱,一时竟不知借哪一本好。这以后,我便以极快的速度阅读,活脱脱饥不择食的样子。频繁地请父亲用他的借书证借书、还书,令工作繁忙的他不胜其扰。
我拥有了自己的借书证,那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终于可以堂而皇之走进图书馆,自由自在地任意选择喜爱的书。更为重要的是可在阅览室里拥有一席之地。那几年,我的业余时间就全泡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在那里,我以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阅读古典文学。徜徉在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之中,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公休日更是早早来到这里,两个面包、几个橘子就是午饭,而每次都要到闭馆时间,在管理员一再催促下才不得不离去。
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回忆阅读是特别惬意的事情。就在几天前,一个周六的中午,当我走出图书馆大门时,外面已是飞花满地、四处飘絮。顿觉心清气爽、豪情满怀,险些就吟出一首诗来。图书馆、阅览室那种氛围和感觉确是无可替代的。那晚,我回味落英缤纷中高耸的图书馆大楼,心底里油然生出一股感激之情:春日读书精神爽,愿以书香伴流年。
新闻推荐
把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让精神成为力量源泉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西南联大精神薪火相传
虽然西南联合大学只存在了8年多,却诞生了172位院士,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