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香车与丝骑 风静亦生尘 画中的游春人 □ 李家丽李梅

来源:西安晚报 2021-03-21 02:56   https://www.yybnet.net/

《游春图》 展子虔 隋《八达游春图》赵喦 五代《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 唐《春耕草堂图》禹之鼎 清《兰亭修褉图》文征明 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令人遐想无限。在浩瀚的中国文学艺术史中,处处可见吟咏和赞美春天的经典诗句。古人游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各地名胜古迹,骑马狩猎,泛舟游湖,秋千蹴鞠,沐风采花……无不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中国画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无疑也记录和描绘了这些对春天的遐想。那么在古代的中国绘画里,那些优秀的经典作品是怎样描绘和记录春天的景象呢?本期,我们就撷选一些佳作与读者分享,共赏春日之美——

中国绘画史上有关“游春图”最经典的作品,隋朝画家展子虔《游春图》无疑是其中之一。这幅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画上并无作者的名款和印章,因宋徽宗赵佶在隔水处题有“展子虔游春图”而得名。此画以细线勾勒,浓重的青绿填色,这种画法也被唐代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二人所传承,因此后人称展子虔为“唐画之祖”。《游春图》描绘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贵人仕女外出春游踏青。江南早春二月,树叶吐绿桃杏争芳,水面宽阔微波皱起,有游艇轻泛。两岸游人三两成群,沿途观赏春景,或步行伫立,或主骑马而仆随后。小桥连岸,坡后有农舍,而山谷中则寺庙隐现。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树木只用线条画出,却可以看到行笔的轻重、粗细、顿挫、转折的变化。作品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色彩为主调。建筑物和人物、马匹间以红、白诸色,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整幅画作亮丽的色彩,充分衬托出祖国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春天气息。这幅流传有序、著录翔实的珍贵古画,充分展示了中国唐代早期山水画的面貌,不仅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经典代表作,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画描绘了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携其侍从春游的场景。画作着重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线描和色调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画家不著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信、乐观的盛唐风貌。杜甫曾作《丽人行》记录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出行的场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杜甫的这些描述足可见虢国夫人游春出行场面之浩大,而这幅作品可谓是“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的生动描绘。

《八达游春图》是五代时期赵喦的作品,描绘八名衣冠华贵的男子,身穿唐代红、紫、绿色之官服骑着骏马春游的场景。他们或回首召唤,或挥鞭促行,人物神态和动作各不相同,相互间又顾盼联系。马蹄急促,好似踏着春风,欢快轻灵。苑林中垂柳依依,草木新绿旺盛,一灵石玲珑剔透直插天空。画家非常注意区别每个人物与马匹的姿态动势,马匹错落有致,富于松紧疏密的变化,使得整个画面活泼生动。人物与马匹都以细劲的线条勾勒,流畅舒展,工致细腻。据考证,《八达游春图》画面中这八位骑马的达官贵人,身着红、紫、绿三色衣物,符合唐代流传下来的衣冠制度,而梁代正是依循唐制。由于梁太祖正好有八个儿子,因此可以推断,身为驸马的赵嵒很有可能描绘的就是这八个皇室子弟。

《山径春行图》也是中国古代绘画中游春图的经典之作。南宋时期,马远与李唐、刘松年、夏圭等人并称南宋四家,以布局简妙、线条硬劲而著称,因其善画边角之景,花鸟山水相映成趣生机盎然,又被人称为“马一角”。该画描写了春日漫步山径的怡然之乐,虽为边角之景,布局经营却相当高明。画幅颇小但留下大片空白,以虚写实,疏密而量,空白处被一片迷雾笼罩,画幅右上角一只鸟雀展翅于其上,鸟雀是精练的工笔,如响箭而鸣,指向迷雾之后的辽阔空间,故而空白之处反而有了诗意。而画中的主人,悠然自得,缓步而行,浓墨桃花点缀的衣饰精致又不失朦胧之感。紧随主人的抱琴童子跳跃而来,使画面倍添民俗的乐趣。整幅画的主体部分精工写实,花、鸟、人,远山和路径位置相当讲究,整体上是一幅典型的院体画代表作。马远在画中巧妙布局,由近至远渐次虚渺,一方面表现出山中幽深的意境,而景随人移步,到最后山路消失于尽头,整幅画与空白之边角融为一体,透露出无垠的意味!

明朝戴进的《春游晚归图》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景是一座掩映于树林之中的庄院,伸出墙外的树枝与路边桃花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一人来到院门口敲门,院里仆人提着灯笼来为主人开门,说明夜幕已经降临,点出“晚”的主题,显示出春游主人一定是因为醉心于美好春景而造成了“晚归”的诗意来。主人身后还有众人挑着行礼物什,正要跨过小桥。中景是一片水域,田野小径上农人扛着锄头回家,再远处则有农舍,农妇在喂食家禽,人物虽小却显示出画家对细节的用心描绘。远景是一座大山,山下有小岭,岭上矗立着楼阁和亭子。山岭和最远处的天空加起来约占画面一半的篇幅,但是山脚为云气所萦绕,显得迷离缥缈,因而也与近景拉开了距离。整个画面静谧、祥和,间接地表现出一种太平盛世的景象。

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兰亭修禊图》从画面上看是取材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序》。修禊为古时习俗,每年上巳节,人们集水边沐浴,以祓除邪气,消灾免祸。从魏晋开始的“曲水流觞”受到历朝历代文人的认可,成为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兰亭修禊图》描绘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和朋友谢安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觞的故事。当时众人饮酒赋诗,王羲之也微带醉意乘兴挥毫,写下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将章句美和书法美融为一体,为历代书法家所仿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遂被称为“禊帖”,当时王羲之年仅33岁。文征明的《兰亭修禊图》表现的就是这段广为流传的文坛佳话,它生动地再现了文人雅集的盛况,代表了画家卓越的艺术水平。《兰亭修禊图》采用横幅形式,使画面显得十分开阔。溪流如注,从远处汩汩而来,弯弯曲曲,汇于兰亭。亭子建于水上,茅顶朱栏四面临风。亭前亭后古树茂密,修竹成林。近处临水亭中,三人对坐于桌旁谈诗。远处山腰间,瀑泉涌出,山脚下溪流蜿蜒曲折,士人八名分坐溪边,注目水中酒觞。画家对景物的描绘工细而严谨,树木用双勾填色法。山石不用皴笔,大面积地涂以青绿色,给人一种“春到人间万物鲜”的感觉,准确地表现了树林葱郁、修竹绿水的春日美景。画中环境清新优美,人物虽小,但刻画得一丝不苟,姿态各异、生动自然,颇有娴雅古淡的意趣。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这是清代文学家姚鼐《山行》中的诗句,描写了乡村春耕时节一派繁忙景象。民以食为天,食从耕中来。春耕对农耕社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上至天子大臣,下至平常百姓,都把春耕生产当成一年当中头等的大事。湖南博物馆珍藏的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禹之鼎的《春耕草堂图》,就给世人呈现了一幅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农事正忙的景象。画面中的远处是连片的桃林,众多桃花开满枝头,像是挂上一层粉红彩霞,绚丽灿烂。近处左右两株垂柳缀着嫩绿叶子,微风吹来婆娑起舞。画卷左侧城墙脚下,两株葱茏古树掩映着三间乡村农舍,舍前一位老翁头戴斗笠,身着蓝衫,右手捻须,人物形态极为传神。旁有两童侍立,一童持杖,一童背书卷,正面对面窃窃私语。右侧远处,一农夫在田中赶牛辛勤耕作,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整幅画面充满着乡间田野的生活气息。该画敷色清新明亮,构图严谨,疏密有致,笔法飘逸流畅,人物神情颇为生动传神。画家无论是在构图、笔墨技法,还是敷色染彩上都体现出极深的造诣。

新闻推荐

北大光华MBA全国公开课开讲 首场分析“金融与大国经济”

北大光华2021年MBA全国公开课(北京站)现场。澎湃新闻记者程婷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为什么强调“国内循环为主体”?3月2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油菜花开引客来2021-03-21 02:36
正是一年春好处2021-03-21 00:58
评论:(香车与丝骑 风静亦生尘 画中的游春人 □ 李家丽李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