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处亚热带,糖业兴旺,这使甜食成为广东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州各地的糖水就是其中的精髓。
糖水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广州人称其为“糖水”,潮汕人称之为“甜汤”。虽名为“水”,但糖水实则是用红豆、绿豆、银耳、番薯、芋头、西米、花生、木瓜、芝麻、牛奶、中药材等烹制成的羹状、糊状、膏状或沙状的甜品,分为热饮、冷饮和冰饮三大类。
糖水作为一种商品,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开始是一些小贩挑担沿街叫卖,后来又在街头巷尾摆摊设点。当时的糖水比较单一,只有绿豆沙、芝麻糊、番薯糖水几种。
20世纪初,不同招牌的糖水店在广州城异军突起,店家各具特色,有卖品种多样糖水的,有卖一种主打糖水兼卖其他糖水的,也有只卖一种秘制糖水的。如林记店卖龟苓膏、马蹄粒粒爽、杨枝甘露、冰糖炖雪梨等,行时店卖桑蜜生蛋茶为主,陈珠记店专卖去壳绿豆沙,友记店专卖香草绿豆沙,潘蓉记店的杏仁糊和杏莲糊是一绝。这去壳绿豆沙很有意思,它是用特制的瓦罐煲煮,绿豆在瓦罐水和水蒸气的冲击下上下翻腾,其壳通过气孔排出瓦罐外,形成无壳的绿豆沙。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奶业的发展,奶制品糖水店也逐渐增多,其品种有炖奶、奶糊、窝蛋奶、姜汁撞奶、双皮奶等。尤其是双皮奶,以其表面有双层奶皮,甜味纯正,富含营养而出名。南信甜品店的做法是:先将煮熟的奶注入碗中,静置冷却至表层凝结成一层薄皮,用竹签挑个洞,将奶倒出,碗底留下一层奶皮;第二次将奶和鸡蛋清的混合浆从竹签洞中注入,待凝结成第二层皮时,入笼蒸熟而成。
广州人烹制糖水,十分注重主料和配料的搭配,有“医食同源,择时而食”的说法。如枇杷雪梨糖水止咳化痰、枸杞决明子糖水清肝明目,海带绿豆糖水清凉解热,菠萝冰糖水消暑解渴,莲子羹壮脾健胃,龟苓膏对辅助治疗肠热、胃炎等有较好的作用。
有人评价广东糖水的特色,一是味道甜爽,二是口感滑润,三是保健养生。这不仅代表风味,更能延展至心境,直至全身。
(据《科普时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申铖)记者23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进一步支持疫情防控,帮助企业纾困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