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要对某类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检测机构一般都会选择这类产品正热销的时候,而从抽样开始到出结果,都需要一定的程序过程,所以出最终抽查结果的时间就会错后,但向消费者提供可靠的质量信息,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
最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冬季用品的监督抽查结果。检测人员说其中有一款儿童羽绒服,是她从业以来见过的质量最差的羽绒服。
以次充好
填充物根本不是真正的羽绒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对羽绒服、羽绒被、围巾、棉服、冲锋衣和羊绒衫等冬令用品进行监督抽查,结果发现:羽绒产品的填充物质量、服装面料的纤维含量等方面,以次充好,是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监督处副处长郭亮表示:这次监督抽查我们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主要在羽绒服、羽绒被等六大类冬令服装抽查了350批次,一共发现4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2.3%。
记者注意到,羽绒服和羽绒被是这次监督抽查的重点,共抽查185批次,占总数350批次的一半以上。其中,羽绒被抽查45批次,由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和南通市纤维检验所共同检测;成人羽绒服抽查80批次,儿童羽绒服抽查60批次,由常州市纤维检验所、苏州市纤维检验院和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等机构联合检测。
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姜文良表示:有件成人羽绒服标注填充的羽绒为134克,我们实际测试下来发现只有90克,少了近三分之一,根据羽绒服国家标准规定,只允许5%的偏差,这种缺斤短两,属于严重的不合格。
记者在检测现场看到,一些羽绒服不仅充绒量存在严重偏差,而且有的填充物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羽绒。姜文良向记者介绍,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填充物主要是一朵一朵的带有绒核结构的朵绒,这种朵绒堆在一起可以聚集较多的空气,空气的热度大,由朵绒形成的羽绒服就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我们检测发现有些羽绒服它的填充物主要是一根一根的羽丝,不是带有绒核结构的朵绒。这个羽丝主要是由羽毛粉碎后形成的,它的保暖性很差。
检验人员
从业以来见过的最差羽绒服
记者观察发现,这次抽查中,不合格儿童羽绒服的质量更为堪忧。一款从电商平台购买的,标称为“优卡缇”牌加厚儿童羽绒服,衣服明示含绒量为80%白鸭绒,店铺宣称“我们的内心羽众不同”,主打“柔软、保暖、透气、蓬松”等特点,然而,检测人员却告诉记者,这是她从业以来见过质量最差的羽绒服。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检验部助理工程师沈花介绍:它的标签标明,它的含绒量是80%的白鸭,但实际上我们抽到了它的含绒量只有1.7%,它里面其实全是那种羽毛上掉下来的丝,正常我们的羽绒应该是绒朵,很大朵的,然后这样才能隔绝空气保暖,这几乎是我从业以来检测过的最差的羽绒服了。
经过检测,8批次成人羽绒服不合格,包括标称为雪中飞牌、标称为戎美牌、标称为爱狼仕牌、标称为冰洁牌等样品。11批次儿童羽绒服不合格,包括标称为优卡缇牌、标称为谷米熊牌、标称为棉小班牌、标称为小海员牌等。
记者还发现,在这次监督抽查中,一些生产企业“以次充好”标注原材料,是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检验部工程师张丹丹介绍:某条围巾它吊牌上显示的是96%的羊毛,但是我们实测下来,它是100%聚酯纤维,就是100%涤纶,就是里面一根羊毛都没有。
苏州市纤检院和深圳市英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40批次围巾进行检测后发现,不合格产品在标注纤维含量时,大多数把一些价格便宜的化纤成分,虚假标注成羊毛或羊绒等价格更高的原料。经过检测,不合格的围巾,包括标称为七匹狼牌、标称为雷郭堡牌、标称为百瑞欧牌、标称为金鹤牌等10批次。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这次监督抽查买样的电商平台超过10家,包括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唯品会、小米有品、淘宝直播、天猫直播、 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据了解,这是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首次根据消费者投诉热点,在直播平台开展抽查。 据央视新闻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施工的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29日开始盾构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