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俊宇)总投资约53亿元的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主体工程近日顺利完工,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建成即将投产。
金湾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300兆瓦,共安装55台单机容量为5.5兆瓦国产抗台风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一座陆上集控中心和海上升压站。项目由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EPC(设计—采购—施工)方式总承包建设。据广东粤电珠海海上风电公司总经理李劲介绍,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近8亿千瓦时,满足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6万吨,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与同类型风电场相比,该项目尤其注重风电场的高效智能运行,选用了新型可靠的国产半直驱抗台风型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在提高风电场经济性的同时降低了资源消耗。“我们搭建了一体化智能监控和管理信息平台,可实现全过程和海陆多终端在线监控和管理。同时,我们还首创了海上风电智慧安全一体化管理系统,将智慧调度系统和安全管理模块合二为一,打造安全建设管理新平台。” 中国能建广东院副总经理彭雪平说。
记者了解到,在为期近22个月的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金湾项目团队全力以赴,克服了船机资源紧缺、台风频发等困难,以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高效组织了海上施工的人、材、机资源,创造了粤港澳大湾区多项海上风电施工纪录。
新闻推荐
从源头抓起,也在末端处置发力,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程分类模式 企业探路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理
阅读提示不断加大自主科技攻关力度,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物流转运、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进行科技研发和顶层规划设计,通过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