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嫩滑如榴莲,咬一口满满的麦芽香甜……小众而特别的甜麦圆子,吃过就忘不了,它只在3月份的浙北农家出现。
草长莺飞的3月,浙江余杭、桐乡、德清一带的乡间,妇女会挎上小篮,去野地寻觅一种叫“鼠曲草”的野菜。这种植物全株覆盖银白色绒毛,当地人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棉线头”。
“棉线头”其实是一种匍匐簇生的矮小植物,秋季出苗后,冬季部分休眠,第二年春季再返青,进入4月就会开花结果。所以,只有在3月才能采到不带花苞的嫩芽,这时候的“棉线头”特别嫩,还没长花苞,用来做甜麦圆子是最合适不过的。把“棉线头”的嫩芽掐断,可看到断层面有丝丝的白色纤维,很像棉花的纤维,正是这种草纤维使得甜麦圆子嚼起来有一定的韧性。
甜麦圆子以“棉线头”、米粉(粳米粉为主,可以适量加糯米粉)、麦芽粉为原料。制作这道点心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的活儿。
先将“棉线头”用沸水煮20分钟,把草团煮烂以后,直接拌入米粉团。米粉团要用开水和面,趁热揉入草团,继续揉搓直至混合均匀。和好的米粉团,先分成一个个绿色的大团子蒸一遍,目的是让水蒸气充分接触面团,均匀受热,容易蒸熟。
蒸熟的团子出锅后,重新搓成大团,放凉,同时加入事先准备好的麦芽粉,再次反复揉搓,目的是让麦芽在米粉团里充分发酵,转化成糖分,团子的口感也会软化。把一个个甜麦圆子放到平底锅上,用素油煎至两面略有焦黄色,也可以撒点白芝麻。这样,香甜软糯的甜麦圆子就大功告成了。
一般的团子冷了会发硬,但甜麦圆子却能一直保持绵软口感,这得益于圆子里加的麦芽粉,所以它是一道可以冷吃的点心。
(据《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3月30日拍摄的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记者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了解到,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