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还“清明”一份“清朗”

来源:甘肃日报 2021-04-02 05:12   https://www.yybnet.net/

师正伟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作为节气,令人陶醉;作为节日,让人哀思。但是,多年来沿袭的一些陋习和许多不文明祭扫方式,却并不“清明”。清明扫墓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悼念,是对生者的启迪与激励,缅怀的意义在于从先人那里获取精神力量,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在全社会崇尚绿色、低碳生活的当下,让“清明”与“文明”同行,理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让“清明”与“文明”同行,就要让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常伴于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一个祭奠和缅怀祖先的日子,还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重要日子。我们要从节约资源、净化环境、保障安全、有利身心出发,还清明节“绿色、低碳”的本意。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诵一篇经典、读一篇祭文、重温一次先烈先贤事迹,开展家庭追思会、网上祭扫、短信悼念、社区公祭、写家书家训等文明健康的祭奠方式来缅怀先烈、追思先人,倡导郊游、踏青和放风筝等民俗活动,培育健康文明的节日生活方式,自觉抵制低俗的祭祀用品,告别祭祀陋习,做到低碳祭祀、绿色祭扫,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

让“清明”与“文明”同行,就要让“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根植于心。“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长辈健在时就要好好赡养,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则悔之晚矣。要大力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心尽孝,多关心老人生活起居,多与老人交流感情,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心舒体泰、健康生活;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合理的方式寄托哀思,积极响应海葬、树葬、花葬等新型生态葬法,积极推广节地葬法,树立绿色生态殡葬新风尚。

让“清明”与“文明”同行,就要在全社会形成“思源感恩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为了还清明一份“清朗”,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明仁爱的传统美德,全力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文明的新观念。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行动,做“告别陋习,文明祭扫”的先行者、带头人;广大市民要从自身做起,不在道路、小区、草坪、广场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抛撒冥币,鸣放鞭炮,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同时,要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在山头、林地、公墓内违规用火,并积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缅怀与追思中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共同维护天空蔚蓝、空气清新、环境清洁的生态环境。

清明时节,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革除鄙俗陋习,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祭祀新风,过一个文明、绿色、平安的清明节,为创建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增光添彩。

新闻推荐

西安市内顺风车五大热门目的地出炉 大唐不夜城、钟楼入围

清明假期临近,今年补偿式返乡和出游备受关注,顺风车出行又将有哪些新的特点?4月1日,嘀嗒出行发布《2021清明小长假顺风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荒山造林忙2021-04-02 03:39
评论:(还“清明”一份“清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