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被“光”照亮的村庄

来源:铜川日报 2021-04-02 07:12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银川4月1日电 (记者 于瑶 苏醒 刘海)明媚的阳光不仅洒在了弘德村的硬化公路上,还被源源不断“吸”进了路灯顶端的一块块小型光伏板里,存储起来,以便晚上继续照亮村路。

在这个村子转一圈,就会发现这里处处都有“光”的影子。沿着道路两边一字排开的太阳能灯、家家户户屋顶上方的太阳能热水器、村部旁边整齐划一的光伏板、村集体土地上矩阵排放的“农光互补”温室大棚……“光伏板把这里的荒滩铺成了‘金山’,给村子里种下了一棵‘摇钱树’。”弘德村村支书任军说。弘德村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9年前,有7000多名西海固农民搬迁至此。没有像样的产业,老百姓穷,村集体更穷。

然而,让这里的百姓不曾想到的是,来自大自然看得见、摸不着的馈赠,变成了手中实实在在的“阳光存折”。“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收入来自‘晒太阳’!”村民喜金龙算了笔帐后发现,全家一年4万多元的纯收入,有超过一半都与光伏相关。

“我们以每亩每年530元的价格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并约定流转费每5年递增10%。仅这一项,村集体每年就能收入40万元,村民户均年收入也近千元。”任军说,流转出来的土地就是用于“板上发电、板下种菜”这一太阳能发电与温室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让弘德村村民享受到了“家门口就业”的便利。以务工为主导产业的弘德村村民,除了在旁边的工业园区打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在蔬菜大棚里干活,每人每天至少100元的收入。

此外,弘德村还先后建起了两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又可为村集体增加四五十万元的发电收入。“2015年前,我们是个典型的‘空壳村’,现在村集体每年收入100多万元,其中超过80%都来自于光伏产业。”任军说。

“光伏电站由政府投资,产权归村集体所有,除去地租和运营成本外,其余发电收益全部分给村集体,用于小型公益性事业建设及开发公益性岗位。”红寺堡区扶贫办主任吕振中说,光伏扶贫电站收益期长达25年,它们的稳定运行关乎村集体和村民的长远收益。

因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喜金龙,从事的公益性岗位就是村集体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设置的。他和很多村民一样,虽然以前在老家从没见过光伏板,现在也仍搞不懂光伏发电的原理,但他们知道,如今光伏板下电表箱不停闪烁的数字,就是每家每户增收致富的“脉动”。

通过发展光伏产业,弘德村人均年纯收入已从2014年的1800元增长至2020年的10686元,因光伏改变的弘德村2019年也正式向贫困挥手告别。而在红寺堡区,目前共建有7个联村光伏扶贫电站,惠及64个行政村,年总发电量超3277万千瓦时,收益超过2000万元。

站在弘德村东头极目远眺,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昔日“贫困”的西海固移民,如今却是逐水而居、向阳而兴……

新闻推荐

贵南高铁银坡河 特大桥节段梁架设完成

4月1日,工作人员在进行架梁作业。当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贵州省独山县贵南高铁银坡河特大桥节段梁全部架设完成,为大桥如期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铁流二万五千里2021-04-02 07:10
评论:(被“光”照亮的村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